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对外正式公布《2020年度国有企业品牌建设100个典型案例和100个优秀品牌故事名单》,其中,深圳市深投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投文化公司”)因“推动‘博雅’实现全资国有化,国资品牌展现文化新作为”入选品牌建设典型案例。
深圳博雅艺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博雅”)是与深圳特区一块成长起来的企业,41年的品牌经营在深圳市民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早在1980年,深圳博雅就由深圳市革命委员会批复成立,成为全国首家深港合作开办的文化企业,其中,港方股东持股比例为60%,中方股东为深圳美术馆的前身深圳展览馆,持股比例为40%。之后,中方股东变更为深投文化公司所属深圳市文化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企公司”),凭借敢为天下先,勇当“拓荒牛”的特区精神,深圳博雅在改革开放初期便引进了大量优质资源,推出一系列外版书籍、高端艺术品、书画用品等。同时,大量名家作品通过博雅走出中国,走向国际,在业界享有“北荣宝(斋),南博雅”的美誉。
(图为1983年,深圳博雅画廊(深圳博雅前身)与中华书局香港分局联合主办首届“深圳书市”)
文企公司于2016年开始全面启动博雅股权收购工作。2018年初,博雅正式成为全资国有文化品牌。全资国有化之后的博雅实现了品牌提振,国资体系对博雅品牌的重视也给外界传递出积极信号,不仅博雅员工有了信心底气,深圳市民也为老品牌展现出的新活力感到欣喜。
博雅品牌收购完成后,关注度得到了极大提升,文企公司也迅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方面为支持深圳博雅发展,投入大量运营资金,开展了品牌维护、规范管理、改善经营等举措,对历史遗留债务、商品保管制度不完善、人员管理制度缺失等问题逐一进行清点盘查并加以解决,使深圳博雅重新回到稳定经营的轨道。在此过程中,博雅与供应商、合作商之间的关系也得到提升,进货、铺货、沟通更加畅通。为应对深圳博雅人才断层、高端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文企公司通过整合系统人员,将原来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组织机构的员工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并通过人员分流、奖励约束机制等方式搭建了良性的人才框架。通过一系列措施,博雅员工不仅仅增强了服务意识,提升了市场意识,锻炼了资源整合能力,还在博雅找到了归属感,认同感。
2018年,深投文化公司赋予下属企业文企公司“城市文化运营商”的战略定位,着手打造深圳湾博雅艺文空间项目。该项目也契合了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园区战略。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科技感、现代感浓厚,但文化氛围相对不足,博雅恰好可以发挥自身成熟的文化空间运营经验优势,在园区内打造“人文阅读+艺教美学+公益文化”复合型文化空间样板,为深圳市民提供了优质的、多样化的文化服务。
(图为博雅艺文空间-博雅艺术书店)
(图为博雅艺文空间-博雅艺术馆)
博雅艺文空间项目于2020年6月正式开业,总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其中,博雅品牌自营的博雅堂、博雅艺术书店、博雅美术馆等,主营图书、文创、文房四宝、艺术品、展览等内容;联营合作板块汇集了国内外知名文化品牌包括雅马哈音乐、毓珠宝、网易放刺电子音乐学院、中正典藏、三滴制衣、莫语鸡尾酒文化、博观艺术、无界艺术等一批合作伙伴。通过对联营品牌进行统一管理,建立起独具特色的文化空间整体运营模式,不仅丰富了博雅品牌内容,还提升了博雅品牌影响力。
(图为博雅艺文空间-博雅堂)
(图为博雅艺文空间举办的读书会现场)
除了文化空间运营上的布局,博雅还积极扩展其它文化服务业务。未来,博雅艺文空间将以专注打造综合文化服务供应商为目标,积极向企业客户提供综合性、系统化的文化服务;其次紧抓国家大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文生态和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城市文明建设的契机,开展高端文化服务,布局拍卖业务让“博雅”品牌成为深圳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原标题《深投文化入选2020年度国有企业品牌建设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