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逼疯师生”几天来上了微博热搜,大家都在为学校开展线上授课后带来的种种怪现状而吐槽。不过,在我看来,更值得关注的可能是另一种网课乱象,即某些培训机构借此浑水摸鱼。
各地中小纷纷推迟开学后,很多教育培训机构从中发现了自救“商机”。今年寒假疫情来袭,不少行业受冲击,教育培训机构也不例外。而抓住正在扩大的在线教育市场需求,做强线上授课,是可以想见的应对之道。于是人们看到,很多培训机构开始了新一轮促销,甚至 “慷慨解囊”,打着“非常时期,免费送教”的旗号,吸引生源。
这没有问题。但是,教育培训市场从来就是鱼龙混杂之地,要提防有人以次充好,乃至借培训之名,行诈骗之实。
媒体报道,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提醒家长,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甄别网络培训机构的良莠——微信群、公众号里的广告宣传,是家长们获取培训机构网课信息的重要渠道,感觉内容不错、价格合适,家长们通常便选择直接付款。但如果上过几次课发现并不如意,这时再想退款可就是难上加难,甚至有些机构更新了几次课程后便卷款“跑路”,手头没有留存任何机构信息的家长们只能花钱买教训。
要防止这种投诉无门的尴尬,除了家长要提高警惕外,相关部门也应积极加大查处与打击力度。一个相关新闻是,2月11日,黑龙江省教育厅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线上培训行为的通知》称,对于未经备案擅自举办线上培训的机构,要责令立即整改。对于以不予退费的方式强迫学生参加线上培训活动,或未经公示,擅自提高收费标准,要按照相关规定依法从重处罚,直至吊销办学许可。
类似这样的举措,也值得深圳借鉴。
(晶报供稿)
编辑 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