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2 日,范辉的公司终于在春节假期后迎来了开门营业,比原定的开工日期整整晚了 11 天。也许这个春节假期对很多人来说就是嗑瓜子看电视、玩手机,吃了睡,睡了吃,但范辉这样的中小企业家早已经坐立不安了。推迟复工期间,企业主的成本并没有"停摆":工资照发,房租照交,利息照付,还要担心交货迟延、客户流失、贷款违约 …… 他们的焦虑感,与日俱增。如今,深圳各中小企业陆续复工,他们该如何面对这次疫情带来的挑战和考验?深晚记者进行了调查。
中小企业受疫情冲击大,复工迫在眉睫
范辉的企业是一家专门做手机配件的电商公司,办公室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坂田下雪科技工业园,加工厂则在惠州市惠东县,公司总共有 27 个员工。"公司昨天通过复工申请,做电商的同事在家办公,负责物流的才要来公司,工厂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复工。"范辉说,"公司每个月成本在 30 万左右,办公室是跟二手物业租赁的,目前也没收到减租免租的消息。"
通过范辉,深晚记者了解到像他公司这样的小企业光在下雪科技工业园就有数十家,目前还有一大半没复工。"有的因为材料报备没过,有的还在审批中。"
同在下雪科技工业园,从事外贸行业的张总表示复工迫在眉睫,但他的报备材料未能通过。"往年这个时候公司已经开始全面生产了,现在国外客户催得也紧,但疫情严峻,我们也不敢轻易开工,报备虽然比较麻烦,但还是要按照政府要求来,毕竟安全第一嘛。"
企业员工、政府与中小企业共克时难
每天算着损失多少,账上的资金还能维持多久,这就是疫情重压下一些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而范辉就是这些中小企业家的缩影。"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我们这些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转型者耒说,将是况日持久的挑战和考验,我们公司预计要两三个月才能恢复正常。"范辉告诉深晚记者,公司的几个老员工昨天主动跟他提及如果公司资金周转有困难,他们愿意减薪或者推迟发工资,这让他十分感动。
近日,深圳市政府正式印发实施《深圳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若干措施》,共提出 16 条具体举措,引起广泛关注。范辉第一时间就进行了解,并和其他"老板们"交流讨论,"其中员工社保缴纳、减免水电费、缴纳税款、贷款贴息这几个跟我们密切相关。"范辉表示,深圳市政府出台的这些举措十分及时,给他们这些小企业家打了强心剂。
财经专家:中小企业应借此机会自我减负
深晚记者从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了解到,截至 2019 年 12 月,全市工商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约 203 万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 99.6%。中小企业在面对新冠病毒疫情的时候,不仅需要抗疫,也需要"扛"疫,具体要如何应对呢?对此,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认为中小企业除了政策刚性减负和产业链协调减负,还要学会自我减负。
宋丁认为企业的"负重",有来自外部的,还有很多是来自企业内部,比如,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各个环节是否都那么合理?企业的管理及运营是否都那么高效?也许当前的疫情给了企业一次非常好的反省和调整的机会,好好梳理一下企业内部管理,找出并封死那些明显的漏洞,也许能给企业节省一大笔成本。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赵琦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