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新区医学观察点党支部:“不能光喊口号,关键时刻要冲在前面!”

读特记者 杨丽萍 通讯员 高东帅 刘亚莎
2020-02-10 12:11
摘要

有临时党支部在,有这一群党员在,一定能全力以赴做好医学隔离观察工作,共同筑起联防联治、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和最牢固的疫情防火墙,为新区决战决胜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保障

在美丽的大鹏湾畔,有一个特别的党支部。这个支部,就是大鹏新区新型冠状病毒防疫集中医学观察点临时党支部。

1月23日,大鹏新区在葵涌办事处成立新型冠状病毒防疫集中医学观察点,1月24日正式启用。1月31日,新区新型冠状病毒防疫集中医学观察点临时党支部正式成立。临时党支部成立后,进一步强化了责任意识,党员带头、党群合力、联防联控的格局,有效阻隔了疫情传播。

在这里,来自新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新区公共卫生管理中心、新区医疗健康集团、土洋派出所和市工人疗休养院的13名党员,与其他工作人员一道,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默默地付出。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视疫情如命令,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市民群众的安全指数、健康指数,在战“疫”中践着初心使命,让鲜红的党旗在新区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临时党支部书记、新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主任何晓明说:“面对分分钟可能触及的危险,我们强化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主动担当,雷厉风行,从无到有,再到形成一个有机管理链条,以最严格的的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大家齐心合力,各部门很配合、很给力。”

大鹏新区新型冠状病毒防疫集中医学观察点临时党支部合影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

刘耿威,是新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接待部部长。作为一名党员,从1月23日(腊月二十九)起,他便始终奋战在防控疫情第一线。他的父亲年前刚去世,过年期间他也无法在身边安慰陪伴老母亲。刘耿威的妻子是市儿童医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在防疫关键期,这对夫妻各自坚守岗位无暇顾家,只能将孩子送往亲戚家寄养。

“作为共产党员,不能光喊口号,关键时刻要冲在前面,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刘耿威这样说。

1月23日,大鹏新区发现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1月24日(除夕)下午3点,7名湖北籍密切接触者紧急转入新区医学隔离观察点。新区随即成立工作组,为隔离观察对象提供个人生活需求、健康检测、每日三餐饮食等保障工作,24小时值守。观察隔离期间,1名医生和1名护士每天为被观察人员检测体温进行检查2次。

观察隔离并非顺风顺水。一开始,7名隔离观察对象对安装防护网比较抵触,感觉像是被囚禁,甚至言辞过激。工作组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了解思想动态和生活需求,经过一番耐心细致地解释工作后,他们表示理解并配合,情绪也逐渐缓和了。

特别是了解到其中一位77岁老奶奶患有糖尿病,随身带的药物快用完时,刘耿威马上协调购置糖尿病药物,并对她的膳食做出调整。正是这些走心的举动,渐渐拉近了工作组和隔离观察对象的心理距离。

工作人员为隔离观察对象送餐

观察点原来的厨房操作间设施相对简陋,四面透风。为了让隔离观察对象吃上放心饭,增强后勤保障能力,工作组日夜奋战,不到3天时间就完成厨房屋顶和立面的翻新修缮,消除了监控盲点。

为方便与隔离观察对象沟通联系,工作组专门建立微信群。1月30日,完成视频沟通连线设置,及时为隔离观察对象提供应有保障和心理干预服务。

“渐渐地,我们就变成了朋友,他们有什么需求都会第一时间告诉我们。”刘耿威表示。

通过一系列暖心的举措,工作组成功地将观察与被观察的关系,转化为非常平等的关系,保护自己,也在保护别人,通过换位思考,消除了隔离观察对象的误解。

7名隔离观察对象中有一位大学教授,他在短信中说:“和其他城市相比,深圳特区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贴心的照顾,非常感动。”

“用我们的不眠不休,换取老百姓的酣眠安睡”。

为做好隔离观察工作,土洋派出所2名民警与8名巡防队员负责集中医学观察点的巡逻和防护,巡防队员实行3班倒,民警则分2班,保证每班有1名民警和2名巡防队员。

“我们24小时值班,就是用我们的不眠不休,换取老百姓的酣眠安睡。”在此值守的民警李姐非常乐观开朗,她笑着说出这一番话。

值班民警不仅要面对被隔离观察者,还要安抚一同值守的巡防队员。8名巡防队员都是90后,20出头,工资不高,干的活却辛苦。在这本该阖家团聚的日子里,他们远离家乡,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天天值守,难免会有小情绪。

李姐就每天给他们“聊”新闻,比如“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使用了”“各方各地医护人员驰援武汉”“疾控专家24小时不休息。”并告诉他们:“其实我们也一样,我们的工作虽然平凡,却很有意义。”慢慢的,巡防队员更加清晰地懂得了“值守”的意义。

“跟在一线治病的医生护士相比,我们所做的不值一提!”

陈学军,是新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副主任。他年前回清远看望生病住院的老父亲,接到通知后年初二返回新区,义不容辞地加入医学隔离观察工作中来。2月1日晚,陈学军在隔离观察点通夜值守。第二天,他突然有点胸闷不适,但仍不放心手头工作,准时出现在临时办公室,抓紧时间研判情况、查漏补缺,生怕一个环节做不到位影响到隔离观察工作效果。

虽然隔离观察工作很繁琐,又身处“险境”,时刻面临被感染风险,但陈学军却说:“从新区党工委到各工作组,再到每一个成员,都在默默坚守付出,在平凡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每个人都值得被尊重!跟在一线治病的医生护士相比,我们所做的不值一提!”

2月6日,第一批7个人已隔离观察期满14天,核酸检测全部为阴性。解除隔离当天恰巧是老奶奶的生日,工作人员特意为老奶奶做了长寿面并送上祝福。临走时,隔离观察对象主动提出要和工作人员握手道别。他们这样给予工作人员高度评价:“你们的响应是及时的,管理是规范的,服务是周到的”。

隔离观察对象临走前握手致谢

目前,随着新一批密切接触者入住观察点,医学隔离观察点的任务更艰巨了。于此同时,在临时党支部的带领下,医学隔离观察点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制定了应急预案、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和现场工作处理预案,还印发了相关防护指引、日常管理指引和管理执行标准等,集中隔离观察工作越来越有章可循。大家普遍感觉,临时党支部成立后,大家心更齐了,劲更足了,沟通更顺畅了。

如今,疫情防控仍在关键时期,集中医学观察点还将持续运作。也许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我们相信:有临时党支部在,有这一群党员在,一定能全力以赴做好医学隔离观察工作,共同筑起联防联治、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和最牢固的疫情防火墙,为新区决战决胜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保障。

编辑 刘荣

(作者:读特记者 杨丽萍 通讯员 高东帅 刘亚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