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非遗人”黄凤琼 甘“舍”幼子 投身战“疫”

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赖燕芳 文/图
2020-02-10 11:53
摘要

连日来,黄凤琼一直坚守在虎门镇执勤点。

近日,东莞市直机关抗疫工作队调拨了部分力量,下沉到全市各镇街村(社区)支援疫情防控一线工作。2月7日开始,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抗疫工作队54名队员下沉到桥头镇基层一线,与桥头人民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黄凤琼是东莞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副主任,也是市直机关抗疫工作队的一员,连日来,黄凤琼一直坚守在虎门镇执勤点。而到了2月7日,她又来到桥头镇山和村,与该村的驻村团队一起走街串巷“抗疫”,开启白加黑的工作模式。她一直忙个不停,几乎没休息,每天四班倒,测量体温、派发口罩、对来往车辆进行询问检查,登记……在抗击疫情时,她总是冲在最前线,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作为一名党员,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疫情发生后,她毅然主动请缨下到基层的一线“抗疫”,将尚年幼的孩子们交给爱人照顾,大女儿得知妈妈从事的是高风险工作时,哭着不让她过来。而她便耐心地跟女儿做好解释和安抚,争取女儿的理解和支持。最后,她便义无反顾地踏上抗击疫情的征程。每天回到家都是深夜了,进家门之前还要进行一系列仔细的消毒和清洗工作,等全部清理完毕后,她才能放心地抱抱孩子们。

黄凤琼告诉记者,只要人民需要他们的地方就一定要上,这个也是当时入党的宗旨,所以当他们知道全市召集人员参加抗疫工作队时,都积极报名。家里的孩子(一个七岁,一个两岁)知道妈妈的工作存在危险性,都是哭着不让她过来。黄凤琼则耐心解释,如果人人都待在家里,没有人参加抗疫工作,那医生警察是忙不过来,所以他们作为共产党员一定要主动投入到抗疫工作里。

和黄凤琼一起冲在抗疫一线的党员干部中,还有一位58岁的龚冠夫。这位来莞40年,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老战士,是东莞市文化馆创作部副主任。在参加抗疫前线工作前,他早已积极响应号召,做了大量的抗疫文化宣传,还写了两首《菩萨蛮》和一首现代诗《我不说》,以表达自己参与抗疫工作的热情和决心。先后到虎门和桥头抗疫一线,面对这样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对于一个快60岁、有着不少伤病的老同志而言,说不辛苦是假的。但龚冠夫对此毫不在意,实在撑不住了,就稍作休息一下。一连多天,他都不顾忌自己的高龄和历年积累的伤病,一直坚守前线,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编辑 秦天

(作者: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赖燕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