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织行业“风向标”的大朗“织交会”开幕

记者 刘秋伟 文/图
2016-11-03 02:50
摘要

不产一根羊毛,东莞市大朗镇却缔造了温暖世界的传奇,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织交会”)成为海内外毛织行业的“风向标”。

表1

11月2日,第十五届大朗“织交会”隆重开幕,以“时尚·新织城”为主题,融合时尚、品牌、质量、设计等多方因素,展场面积近12万平方米,主会场展品覆盖毛衣、机械、纱线、辅料及配件等全产业链,除了毛织大数据展示馆和原创设计区外,主会场还设有特装展位21个,标准展位28个,机械展馆特装展位23个,标准展位20个。欧美工商会、中纺联信息中心、香港贸发局等都组团参加,为客商提供更多质优选择; 嘉丰物业、东晟羊绒、玛塞妮服饰、耐必机械、德嘉纺织、慈星电脑横机、中大纺织机、华伦飞虎自动设备、明德电脑横机、毛织网、安盛针织等本土企业也参加本届展会。

表2

表3

本届“织交会”开设三个特色展馆(区)

大朗毛织大数据展示馆——以“时光隧道”的即视感,通过大数据分析,充分展示大朗毛织产业发展历程的同时,展示毛织纱线、研发设计、纺织机械、毛织服装及毛织电商等完善产业配套,以及大朗毛织的深刻内涵和“大朗毛织”区域品牌的美好形象。

原创设计区——由东莞市毛织服装设计师协会牵头打造,汇集了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等国家级著名设计师的大牌作品,以及大朗本土新锐设计师代表作,展示当前最新的毛织服装和纱线原料的应用,推动原创设计。同时,把毛织服装2017/18年的流行趋势融入到展区内,为设计师提供风向标。

毛织智造馆——由东莞市纺织机械行业协会牵头打造,馆内展出智能设计软件、智能吊挂系统、自动熨衣等一系列毛织业最先进的智能设备和软件,以及其所组成的智能生产线案例,为毛织企业提供“技改”方向,推动机器换人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毛织业的智能化水平。

表4

不忘初心,砥砺前进。自2001年创办至今,大朗“织交会”已经走过15个不平凡的年头,大朗毛织的发展与壮大,无不浓缩在“织交会”的舞台上。大朗“织交会”早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毛织产业的时尚中心,一举一动皆能影响世界潮流,刮起时尚旋风。

编辑 张妙红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