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防疫网,筑牢防疫墙!南园街道720名党员群众构建防疫“铜墙铁壁”

读特记者 秦小艳 通讯员 谭力
2020-02-09 16:12
摘要

南园街道720名党员群众,把疫情当作命令,把防控当作责任,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防控战斗优势,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坚守一线,扛牢责任,在防控疫情的考场上检验初心使命,汇聚起阻击疫情的磅礴力量,构建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我是预备党员我先上,请党组织考验我吧”;“我虽然快退休了,但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我曾经是一名军人,若有战,召必回”……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回答,是南园街道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奋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真实写照。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南园街道720名党员群众,把疫情当作命令,把防控当作责任,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防控战斗优势,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坚守一线,扛牢责任,在防控疫情的考场上检验初心使命,汇聚起阻击疫情的磅礴力量,构建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防控部署落实落细。在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下,街道各级党组织协调配合、齐心协力,迅速构建起以防控指挥、综合协调、居家隔离、宣传引导、后勤保障为关键环节,各部门、社区工作站和党员干部参与的疫情“防控网”。街道党工委及时吹响防控战斗号,党员群众积极响应,紧跟党工委决策部署,主动请缨,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有的坚守城中村、重要路段监测点;有的冲在一线巡查排摸返深人员,逐一登记在册;有的加班加点发放张贴宣传册、告知单,普及疫情防控知识。

南园抗击疫情的“免疫”系统自动激活,群防群治的人民战争全面打响。共产党员奔赴战场、冲在最前线,他们是疫情防控的“排头兵”、群众信赖的“主心骨”。

政策宣传入脑入心。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街道迅速部署、成立专班,将防控宣传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责任到单位、到人。党员带头,走街串巷,在56个重要路口进行广播宣传,在合适地点张贴政府公告、宣传海报、温馨提示等防疫宣传材料4万余份,在主要路段悬挂宣传标语360余幅,及时更新更换,形成常有常新、铺天盖地宣传氛围。依靠群众,发动5000余名楼栋长、房东、店长当“广播员”,协助通过微信广泛传播防疫政策、防疫知识、澄清谣言,及时回应居民关切,使“思想重视,科学防疫”入脑入心。重点突出,区别普通商家和餐饮商家编写不同的告知书,对2000余家已开商户逐一上户进行告知宣讲,每日查漏补缺,做到“开一家上户一家”。差异服务,针对辖区居住外籍人士语言差异问题,街道机关党委组织有英语特长的党员同志成立2个“外籍人士防疫宣传小组”,上门上户及时为辖区外籍人士提供相关咨询和协助。

排查隐患不漏一处。从大年初三开始,街道党工委要求党员干部在职在岗,全力投入疫情防控战役。建立“街道处级领导担任社区党委第一书记、部门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社区干部联党员,党员包干到户”的联动机制,基层干部深入一线摸排。街道党工委书记林志平率先垂范,带头开展排查督导,协调解决物资供应、人员配备等难点问题,其他处级领导把办公室放在社区,把辖区当作战场,督促指导基层一线的防控工作,将压力传到至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将社区防疫工作分片包干,进行网格化分工,由社区党员干部和区下派抽调干部认领责任区。

联合上步股份公司,设立党员先锋岗,对各小区、城中村进行围合式管理,配置铁马水马,设点值守,严格进出。在体温监测点设置返程登记表,及时掌握回深人员情况。网格员全员上户,利用大数据,了解居住登记信息,逐一电话访问、上户核查,筛查重点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并大力鼓励居民群众提供线索,做到户户到、家家落、人人清,确保不漏掉一人。“三人工作小组”重点核查,针对线索名单,每日逐一核查相关人员,“一人一册”做好健康状况等信息登记,确保及时掌握处理。科学设立隔离管理措施。针对辖区居家隔离点安排专人负责,并通过房东业主微信群、实时位置共享、不定期视频查看、电话核查等方法,及时掌握人员动向。

社区党委充分利用上户摸排、QQ群、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防控期间居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和诉求,滨江社区网格员上户过程中发现一名精障患者因保姆返乡未归无人照顾,及时安排有护理经验的义工志愿者每日上门服务。安排社区工作者和义工为生活不便人士提供送菜上门服务。社区工作站克服人员不足,工作对象和隔离人员较多等困难,加班加点,做好各类服务。为隔离小朋友航航送去生日蛋糕,为每位隔离人员送去元宵节汤圆。


编辑 邹远先

(作者:读特记者 秦小艳 通讯员 谭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