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荐读:
这是一位战斗在湖北医疗一线的护士长的女儿写的一封感人肺腑的信,她的妈妈是湖北省京山市中医院感染三区护士长张梅。
▲作者母亲工作时全副武装的样子。
大年二十八她妈妈去医院战疫情至今未回,现也在湖北京山老家的她和爸爸,已经19天没有与妈妈团圆了。京山虽不是武汉,但也是疫区,也已经封城。在与记者聊她妈妈时,这位老师声音几度哽咽,她说:“我想妈妈了。”问担心妈妈吗?她小声回答:“相当担心。”然后声音再度哽咽。
她告诉记者,他们与妈妈的联系方式是微信,晚上妈妈不忙时可以微信视频聊一下,但妈妈很少谈及自己工作的辛苦,不想让他们担心,惟一一段比较长的语音聊天是教她做菜,她妈妈担心自己不在,不会做菜的父女俩会饿着。因为医院怕开了中央空调会病毒扩散,所以她妈妈所在的病区和宿舍不能开空调,湖北的冬天晚上很冷,她妈妈说太冷睡不着,次日父女俩就紧急送取暖物资过去,但也没能和妈妈见上一面。
▲她妈妈在微信语音中说:晚上睡觉冷,因为空调关了。
信中,她写道:“我把妈妈借给了国家,借给了医疗事业,借给了需要她的一切人民。”她妈妈忘我的工作精神也感染了她,她说:“我的妈妈在尽全力,我也要尽全力,把我该做的事情做好,把我该担的责任担起!”作为深圳的一名教师,她现正全心投入网上备课,为深圳即将开展的网上教学做准备。
下面请看这位老师写的这封信的全文:
作者:彭丹,深圳市红桂中学初一(3)班班主任
新冠肺炎,全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速度快,致病性强,在戊戌与庚子之交将恐惧与死亡的触手放在了被称为“九省通衢”的湖北省。病毒侵袭危及大家的生命安全,拦住它们的是一群人,一群从年夜饭桌上退下来、从孩子的拥抱里抽身而出、一群还不清楚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却毅然决然冲向医院的、身着白衣的“天使”。
▲她妈妈工作时的背影,衣服上写着她的名字。
她是这群人中的一位。她是一个很好的人,她喜欢在闲暇时种一盆又一盆枝叶茂密的花;也喜欢透过佳肴的热气去看丈夫与女儿吃的不亦乐乎的憨态……戊戌年的大年二十八,她把最爱的家人放下,来不及说一句叮嘱,就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与那时还不明全貌、只知凶险的新冠肺炎的对抗。
46岁的她,快要知天命,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自信心已经不多,偏偏对抗新冠肺炎却只有免疫力最为可信。心知肚明、毅然决然,共产党员背负着光荣与责任,身为护士长的她就是病人们和年轻护士们的“定海神针”。年轻的护士没有见过这种阵仗,进入病区时挤出的笑意无法掩盖颤抖的手指和紧咬的牙关,她心知肚明这些孩子是因为她在才能握紧大旗。一晚又一晚的“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一次又一次的沟通交流,一轮又一轮的会议与决策,一个又一个年轻或苍老的痛哭的声音……这些堆积在一起,让她脆弱的身体化为了一堵不可逾越的高墙。
▲每天她妈妈和同事们都很忙很忙(红线处为她妈妈)。
但毕竟是骨肉身躯。进病区这么久了,病人们的糟糕体征、没有取暖设备的居住环境、后辈们的哭诉与无奈、家人的思念与担心都没能撼动她止水无波的内心,唯独是一周前她的那张CT片让她心神不宁。“有阴影!”她的泪水夺眶而出,难道中枪了?战士不能就这么倒下。还好,次日有同事告诉她,是老伤而非新冠肺炎时,她才长舒了一口气。
新闻里说,有千万人奔向了前线。我说,此时挺身而出的,并不是数字,而是曾经拥抱过初生孩子、穿过漂亮衣服、做过诸多丰盛菜肴、给小孩子们发过红包、本应在电视前看着春晚的一个个她和他。她做着她能做的一切事情。湖北省、全中国,有千千万万个她。有的勇敢地吹响了警示的哨子,有的在岗位上三天三夜不停歇,有的拼尽全力为病人们争取更好的治疗条件,有的用完了所有方法筹集医疗物资送到需要的地方去,正因如此,我们才成为了一个不断进步、不会被击倒的国家。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提过,“中国,总是被它最勇敢的人民们保护得很好”,最勇敢的人民中,有许多她在奋力拼搏、在不计报酬、在披荆斩棘。
▲分开19天,其间三人间惟一较长的语音通话是她妈妈教她做菜,怕他们父女俩饿着。
我就是她在外地工作的女儿,而她进病区已经18天了。她走的第三天是大年三十,妈妈说医院里不能开空调怕病毒扩散,很冷,我和爸爸提着物资就冲向了医院,但防控措施严格,还是没能看见妈妈,只能拜托别人转交。回去时实在不甘心,给妈妈打了电话,请她到办公室窗边,说我想看她一眼。她来了,我挥挥手,转头就哭,怎么也憋不住。那时候我明白了,我把妈妈借给了国家,借给了医疗事业,借给了需要她的一切人民。
▲她妈妈发在朋友圈里的文字,令人感动。
岗位不同,但我可以和妈妈一起战疫情。在闭门不出的日子里,关心学生身体状况、为学生答疑解惑、认真备课、安慰学生们因为疫情蔓延而惶恐不安的心、督促孩子们锻炼身体、和同学们一起用自己的行动抗击疫情、支持祖国,这就是我作为一位教师能做的事情。我的妈妈在尽全力,我也要尽全力,把我该做的事情做好,把我该担的责任担起!
疫情严重,拦不住驰援的队伍;封城锁路,封不住人民炽热的心。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场战斗没有尽头,在这个庚子年的开始,我们经历了大风大浪,但是我相信,借给国家的母亲们会回到孩子的身旁,连轴转的医生们会迎来久违的休息,大街小巷里会充盈着人们的欢呼,他们带来的是疫情结束的消息!
■战疫日记,请您投稿:
(晶报供稿)
编辑 杨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