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共克时艰,惠企稳岗稳信心。2月7日,深圳市政府正式印发《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若干措施》,共提出16条具体举措,从减免物业租金、延期缴纳社会保险费、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规定,预计可为企业直接减负超600亿元,其中,财政支持超100亿元,将进一步带动全社会形成为企业共同减负、共渡难关的良好氛围。
应对疫情,企业尤为不易。延迟复工、员工居家隔离等防控措施,不可避免将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带来影响和冲击。对于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而言,亟待需要“含金量”十足的支持帮扶举措,在用工成本、资金流、供应链等多个方面的困难予以纾解,从而稳定和提振信心。“要密切监测经济运行状况,聚焦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围绕做好“六稳”工作,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中央明确要求要切实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因此,深圳发布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若干举措,既是对中央精神的贯彻落实,也是对企业和民众关切及时有力的回应。
当前全国不少地方都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帮助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企业共渡难关。纵观“深圳16条”,覆盖宏观、中观及微观各个层面,既吸纳了全国其他城市的好做法好经验,又根据深圳本地的实际情况,推出特有的一些创新性举措。从全力支持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开足马力加大生产,到帮助企业稳定现金流及降低融资成本,再到在工资社保、租金成本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宽限和保障,深圳力求力度更大、覆盖面更广,且针对不同行业精准施策、扎实帮扶,招招透露出“务实”和“管用”的价值导向。总结性地说,政策既具针对性、可操作性,又富有持续性,旨在确保城市的正常运行,确保企业抗击疫情的生产需要,由此传递出鲜明的信号:暂时的困难并不可怕,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行业、企业渡过“疫情关”,一座城市都在努力!
按照中央部署,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要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因此,深圳千方百计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及持续性的帮扶举措和更好的发展环境,既是为企业纾困解难,也是在特殊时期下优化营商环境的非常之举,着力满足疫情防控需要,着力保障民生和实体经济稳定发展,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奠定良好基础。据悉,疫情平稳之后,深圳还将另行出台帮助企业复产扩产、健康发展的专项支持政策。此时此刻,增强信心,开动脑路,积极谋划,充分准备,借助“深圳16条”政策红利顺畅渡过难关,乃至实现新的发展突破,是企业的当务之急。
应对疫情,所有人结成了“命运共同体”。企业有信心、有底气,市民应对疫情也将更加从容。将各项支持帮扶举措抓紧、抓细、抓实,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正是全社会同舟共济的具体体现。全市上下团结一心,以务实之策、管用之举,携手共渡难关,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迎来发展的春天!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赵琦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