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及各地卫健委实时数据,截止2月8日14:58,全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34631例,疑似病例27657例。而在所有确诊病例中,存在相当比例的核酸检测“假阴性”情况。例如:天津市第43例病例,前三次核酸检测为阴性。宁夏石嘴山市首例病例,核酸检测前四次都是阴性,第五次为阳性。
五次核酸检测 确诊“假阴性”
在深圳,也有这样的病例。1月27日深夜,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新冠肺炎防控小组两级会诊专家穆恩主任忙碌了一天刚回到家中,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发热门诊来了一位有疫情发生地明确接触史的发热患者。
经过仔细询问病史、查体、核酸检测和CT检查,发现该名患者咽拭子核酸检测阴性,但CT结果双肺有明显改变,症状也比较明显。穆主任让患者留院观察。患者和家属一开始并不同意,在穆主任的反复劝说下,终于理解,并同意留院观察。
次日,院内中心实验室、放射科、呼吸内科、发热门诊等专家讨论后认为,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可能。于是抽调检验科骨干为该患者做了第2次咽拭子检测,但检测结果出来,仍为阴性。
宝安区中心医院急危重医学部主任、重症医学科主任穆恩。
按照排查标准,似乎可以解除感染的可能。但是依据临床经验和患者的临床表现,专家组还是一致认为是高度怀疑患者,存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能,于是又做了第3次和第4次核酸检测,结果仍然均为阴性。
专家组仍未放松警惕。直到2月4日,第5次咽拭子检测,该名患者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显示为阳性,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随后,医院迅速将患者转运至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进一步专科治疗。
除核酸检测外 临床表现同样关键
该病例在专家组的专业判断、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以及患者的理解配合下,最终确保了感染患者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同时最大限度缩小了需留观和送检病例数。
“有临床症状的病例,我们一定会谨慎对待,反复求证,确保无一漏诊。也非常感谢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配合。”穆恩主任说。据悉,影响核酸检测准确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试剂质量、筛查部位等,目前咽拭、鼻咽拭的核酸检测阳性率大概是30%-40%,即便多次检测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因此,CT影像和临床症状表现也是至关重要的判断因素。
现场指导科室医生。
反复排查随访 确保无一漏诊
随着返程人员增多,发热门诊患者也在增加。宝安中心医院发热门诊每天疑似并采样送检的病例,最多时近百名。医护人员忙得连轴转,穆恩更是从防控小组成立起上班至今,已经连续工作22天。“22天,您会诊了多少复杂病例?”记者问。“太多了,真的记不住了。”穆恩回答。
1月19日以来,他几乎每天白天工作12小时,下班后电话依然不停。但不管多忙,穆主任及宝安区中心医院医护团队都秉持谨慎、认真的专业态度,仔细排查、反复确认每一例病患,确保无一漏检漏报,最大限度缩小需留观和送检病例数。
据悉,经宝安中心医院发热门诊排查后居家观察的病例,通过反复随访,目前确认无一例出现新冠肺炎症状。
医生档案:
穆恩,男,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急危重医学部主任、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宝安区高层次人才。
曾参与甲流的防控,并长期从事重症患者救治工作。此次新冠肺炎防控小组院区两级会诊专家,承担宝安区中心医院新冠肺炎的排查和会诊工作。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刘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