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已进入关键时刻。抗击疫情,是深圳现代城市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面对超大型城市复杂严峻的防疫形势,以创新和科技立身的深圳,必须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紧紧扎牢遏制疫情扩散的篱笆,全力决战决胜,在疫情防控战中打出深圳水平。
科学防控是战胜疫情的最有力武器,精准施策是科学防控的必然要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必须结合对疫情风险的科学研判,尊重城市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充分利用既有的城市治理资源,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精准度,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特点,高效调配资源,采取周密措施,分类实施防控,争取早日迎来拐点。
当下,深圳面临返程高峰,坚决把好“城市入口”,全力做好返深人员健康排查与健康管理是严防疫情“输入”工作的重中之重。既要保持物资人员运输畅通,又要做到风险一个不漏,我们就要依托科技创新提高效率。深圳善用创新成果“抗疫”,已初见成效。深圳交通部门运用大数据工具,对入深车辆实施分类排查,最大限度降低了排查对通行的影响;在繁忙交通节点,升级测温设施,引入人工智能红外线测温技术,既实现了旅客体温检测全覆盖,也降低了聚集测温导致的传播风险。创造性利用深圳在智慧城市建设上的优势,把科技创新成果服务于疫情防控,深圳抗疫更如虎添翼。
深圳人口密集、居住集中,“内防扩散”难度极大。深圳各个区域有较强的功能分工,居住布局也各有不同,因此必须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特点,制定精准防控策略。在那些以中高层建筑为主、相对封闭的组团式小区,一个小区动辄有数千户家庭、上万人口,这意味着社区排查的工作量相当繁重。这就需要发动市民利用网络等科技手段主动申报、精准筛查,组织充足力量下沉到社区,做到人防、技防、制度防“三防合一”,充分释放基层治理效能,打好防控疫情的人民战争。从实际执行情况看,深圳动员物业管理公司、居民委员会、社区工作站等各方力量,以社区基层治理网格为单位,全面细致排查,构筑起了社区防控的严密防线。
另一方面,对于为数众多的以自建楼为主、外来人口多、难以封闭管理、甚至还没有正规物业管理的城中村,要充分认识其疫情防控的特别难度,千方百计把防疫指引、防疫服务和防疫物资送到这些零散的居民手中,精准打通战疫工作的“最后一公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发挥群防群治力量,动员居民形成志愿队伍,扩充防控疫情的人力资源,统筹安排城中村暂时封闭部分出入口,减少不必要的防控损耗。近期,深圳城中村防疫“硬核喊话”“硬核标语”在网上获赞无数,居民们互相守望,形成了线上线下结合的强大抗疫凝聚力,展现了深圳群防群治措施的活力、效率和良好效果。
大疫当前,深圳作为国内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既要高度重视,又要有战略定力,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城市运行,充分发挥现代城市在经济、技术创新、公共服务等方面多层次、结构性的强大功能,在科学防治上发力,在精准施策上作为,深圳完全有能力万众一心战胜疫情。
相关新闻
深圳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防线 织密又严又实疫情防控网
编辑 黄泽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