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塘街道长圳社区贴心服务 “微信保姆”陪伴居家观察人员

读特记者 刘云惠里
2020-02-03 10:39
摘要

为服务好疫情防控期间206位居家医学观察人员的日常生活,同时做好对该群体的监测工作,按照片区划分设置4个党小组,名为“分片包干小组”。

近日,记者从光明区玉塘街道长圳社区工作站获悉,该工作站为服务好疫情防控期间206位居家医学观察人员的日常生活,同时做好对该群体的监测工作,按照片区划分设置4个党小组,名为“分片包干小组”,各小组组建微信群线上开展监测工作。所谓“包干”是指小组成员会事无巨细、一对一地为居家医学观察人员提供“保姆式”服务,必要时化身他们的情绪宣泄站,让他们心态良好地度过14天医学观察期。

据悉,每天,居家医学观察人员自测体温,用微信群聊视频功能自报数据;通过定位、位置共享等功能让小组成员知悉自身行踪;一旦有采购生活物资、处理生活垃圾等日常需求,只用在群里说一声,马上有组员给予回应,很快有人员上门提供服务。不仅如此,组员们不时会在群里发些段子、搞笑小视频等,为居家医学观察人员“找乐子”,并耐心地陪他们之中心情低落的人微信聊天,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现在人人都在谈论疫情抗击这个话题,网上经常被最新确诊数据刷屏,这种氛围下,对居家医学观察的人群来说,要在单一的生活环境里‘宅’够14天,难免会产生烦躁、压抑或者恐惧情绪。社区工作站是离居民最近的党组织,我们想用这种方式真正帮助有需要的人解决问题,陪他们走出这段特别时期。”长圳社区工作站副书记季晓东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虽然有微信群,包干小组成员依然会每天登门看望自己对应照料的居家医学观察人员,并为他们发放口罩。如今,在长圳社区每一栋楼的门禁,都张贴了一张来(返)深人员登记问卷,市民扫描问卷上的二维码即可完成信息登记。在有居家医学观察人员的楼栋门禁,还张贴了“此楼栋有居家医学观察人员,医学观察期尚未结束”的温馨提示内容,提醒同楼栋居民戴口罩、勤洗手、减少出行等,以公开透明的防疫信息击溃网络谣言,推动营造“抗击疫情从自身做起”的良性氛围。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王素嫣

(作者:读特记者 刘云惠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