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房地产市场的供应侧改革开始发力!10月25日,市规划国土委对外公布,《深圳市住房建设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准,正式发布。根据《规划》,明确“十三五”规划期内安排有效供应住房65万套;十三五”规划期内计划新增安排筹建住房75万套。
据市规划国土委有关人士介绍,此次《规划》首提“有效供应目标”,即明确规划期内安排有效供应住房65万套,其中,通过加快各类住房建设、加快商品住房批准预售、提高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分配效率,力争新建商品住房批准预售与现售30万套,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供应35万套(含“十二五”继建项目)。通过落实当期住房供应,有效提升规划实施率。
另外,在规划期内,将计划新增安排筹建住房75万套,较“十二五”增加了38.89%。其中,通过新供应用地、城市更新项目等方式新增安排建设商品住房35万套,较“十二五”规划增加16.67%;通过新供应用地、城市更新配建、棚户区改造以及产业配套住房建设等多种渠道新增安排筹建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40万套(其中人才住房30万套),比“十二五”期间增加了66.67%。
值得一提的是,“十三五”期间新增保障性住房筹建规模超过“十一五”、“十二五”两个规划期总和。
为保障住房供应,“十三五”期间将加大住房用地供应。根据计划,“十三五”规划期内,我市安排供应住房建设用地8平方公里,其中,商品住房用地5.66平方公里,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用地2.34平方公里。用地优先安排在轨道交通沿线区域,注重建立配套完善、出行便利、职住均衡的城市居住空间。
对于此次《规划》的亮点,市规划国土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划》重点提出完善住房制度顶层设计,建立“构建基本住房保障持续应保尽保、人才安居不断加大、住房市场稳定发展”的分层次住房制度体系,加快住房结构调整。
此外,在加强供给侧改革方面,《规划》通过拓展东部、北部以及轨道交通沿线城市发展空间,重点落实住房用地规划选址,提前安排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用地供应;结合我市产业布局,优化住房空间规划,综合产业、交通、公共配套、供地潜力等因素,组织开展相关专题研究,通过规划安排,促进原特区内外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完善城市更新工作机制,通过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城市更新项目配建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比例,切实落实人才安居工作,真正实现人才扎根深圳、建设深圳。
编辑 牧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