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点多,在惠阳区平潭镇解放老街的菜市场里,谭毅峰一手提着青菜,一边挑选肉制品,眼睛还在不停的核对着手机上的购物清单。他希望能赶在上班前,把这些新鲜的食材送到群众的手中。
佩戴工作证的谭毅峰在菜市场采购蔬菜和肉制品
谭毅峰是平潭镇金星村的第一书记,也是一名党员干部。除夕后的第二天,他已经提前进入了工作岗位。此次疫情爆发,他所驻点的村有几户湖北籍的群众被隔离在家,家住新坪小组的龚亚丽就是其中一位,年前他们全家回湖北咸宁崇阳老家探亲,自年初二返回平潭后便主动在家隔离。谭毅峰所在的驻村工作组主动与之取得联系,每天电话微信沟通,了解生活所需,并安排村卫生站黄育营医生与之对接,密切关注其身体状况。
来到龚亚丽楼下,谭毅峰放下手中的物品,在电话中询问了对方身体状况后这才放心离开。
像谭毅峰这样的事情在平潭镇不是个例。为解决隔离群众的生活所需,平潭镇制定了《居家隔离人员必要生活物资配送方案》,由镇府出资购置如菜、油、米、面等日常所需用品,由驻村干部、村两委落实居家隔离人员所需日常生活物资配送。
送达群众家门口
在严密防控疫情的同时,平潭镇更加注意加强人文关怀,及时了解重点人员需求,保障生活物资的配送,同时精神上予以鼓励,减轻心理压力。平潭镇在各村(居)、示范场均建立“温情微信群”,成员由各驻村(居、示范场)团队成员、村(居)两委干部和正在进行医学观察的人员组成,用于保障医学观察人员的日常生活情况。
同时,平潭镇还劝导从疫情发生地到达平潭居住地后,第一时间致电向所在的村(居)委会及平潭卫生院,告知来平潭的时间、车次(车牌、航班号)、座位号,以及每日的大致活动范围和接触人员范围。并建议自我隔离14天,主动配合政府、村(居)、医院、派出所等工作人员做好人员登记以及早晚体温监测。居家隔离期间,该镇各村(居)委会将以送货上门的形式,免费提供油、面、菜、米等物资,解决群众必要的生活需求。
截止1月31日,该镇居家隔离的群众有21户,共45人,该镇安排工作人员每天送去大米、食用油、蔬菜等日常生活必需品。
编辑 程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