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假期,全国人民心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面对病毒的扩散、疫情的蔓延了,病毒究竟是如何传播,又如何影响着人类历史进程与日常生活的?
今天,《深港书评》一次性推出8本与疫病相关的图书。其中,《过敏大流行:微生物的消失与免疫系统的永恒之战》与《世纪的哭泣:艾滋病的故事》入选2019年度十大好书评选长书单。《过敏大流行》是一本让你读来兴趣盎然,又能有所启发的书籍。它讲述了我们身体里的病毒、细菌、真菌和蠕虫与我们身体的平衡关系是如何被抗生素打破的。《世纪的哭泣》是译文纪实最新的作品,作者以广泛而全面的新闻调查讲了艾滋病的故事。书中既有艾滋病流行的原因,又呈现了纪实般的人类懦弱、绝望、自私与贪婪。
疫病研究为我们揭开了医学史的另一个面目:疾病以超乎想像的方式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病原微生物以难以置信的方式干预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这些书籍,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在死亡危机面前,在无数个细节里,我们依然能从这些书中看到人类的勇气、进取、无私与悲悯。我们都应该对此有所了解,有幸它们成为书籍并被出版,使我们的知识得以增长、人性得以光彩、生命得以延续。让我们开始阅读,以更为科学的方式了解瘟疫与疾病,也更为理性地态度对待此次肺炎疫情,众志成城,共渡难关。
《病毒来袭:如何应对下一场流行病的暴发》
(美)内森•沃尔夫 著
沈捷 译
湛庐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4年4月
从非洲丛林的黑猩猩,到婆罗洲雨林的猎人追踪,作者将自己研究的亲身体验写成文字,带领读者一起踏上科学探索之旅。途中充满生物学奥秘,又常常险象环生,不仅逐层揭开医学史上最致命的病毒之一艾滋病毒的起源面纱,而且从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角度探索了病毒在人类进化中所扮演的角色。本书从物种进化的角度整体观测人与病毒的关系,尤其是病毒在动物和人之间的传播,包括艾滋病的灵长类动物起源;审视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变迁对新发再发传染病流行的影响。
《逼近的瘟疫》
(美)劳里·加勒特 著
杨岐鸣 杨宁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年1月
在这本如惊悚小说一般让人紧张不已的纪实作品中,作者以令人信服的口吻告诉大家:人类在与瘟疫的战争中并没有胜利。反观此书问世的几十年间,艾滋病已从非洲和美国爆发,逐步蔓延到全世界;一度被消灭的疟疾又在热带地区死灰复燃,杀伤力超过以住;具有抗药性的病菌卷土重来,以惊人的速度感染新的人群;SARS曾在几个月间肆虐于中国大地,吞噬了许多鲜活的生命;禽流感连续多年在世界各地此伏彼起,不断传来令人悲伤的消息……事实说明,作者并不是在危言耸听。
《世纪的哭泣:艾滋病的故事》
(美)兰迪·希尔茨 著
傅洁莹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年12月
作者以广泛而全面的新闻调查,讲了一个故事:艾滋病,为什么会在美国流行?为什么在这场灾难中,时间就是生命?故事是以时间为脉络呈现给大家的,在阅读过程中,你将知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获得性免疫综合征(AIDS)是如何在美国发现并扩散的,从中你将看到影响艾滋病的大量事件及各种人物,尤其是政府部门、医疗及研究机构、同性恋组织、媒体中的个体。它在以大量事实刻画人类的懦弱、绝望、自私、贪婪的同时,也以精彩的细节呈现了人类在死亡危机时的勇气、进取、无私、悲悯。
《疫苗的史诗: 从天花之猖到疫苗之殇》
(法)让-弗朗索瓦·萨吕佐 著
宋碧珺 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年1月
当艾滋病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肆虐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后,当地居民的平均寿命下降了整整20年。直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研制出艾滋病的相关疫苗……在这个时代,疫苗常常成为公众舆论挞伐的箭靶,上面的例子也许能提醒大家,在20世纪人类平均寿命的巨大增长中,疫苗起到了多么重大的作用。疫苗的研制与改进是一部人类的史诗,也是科学与工业的传奇,人类一步步攻克了狂犬病、脊髓灰质炎、乙肝、黄热病……作者还回答了关于疫苗制造、疫苗成分与艾滋病疫苗研制等相关问题。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
(美)约翰·M·巴里 著
钟扬 赵佳媛 刘念 译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8年7月
大流感指的是1918—1919年横扫世界的那次流感大流行,过去估计全球死亡人数约2000万,新的估计数字为5000万—1亿。这个数字不仅高于历年来命丧艾滋病的人数总和,更远超中世纪黑死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本书作者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数据,重绘1918年的惨状,为我们再现了这场致命瘟疫发生、发展及其肆虐全球的过程。
《瘟疫与人》
(美)威廉·麦克尼尔 著
余新忠 毕会成 译
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
2018年5月
疫病是人类历史的基本参数和决定因素之一。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从疫病史的角度,以编年的手法,从史前时代写至上世纪前半叶,详实探讨传染病如何肆虐欧洲、亚洲、非洲等文明发源地,而这些疾病又如何塑造不同文明的特色。他率先将历史学与病理学结合,重新解释人类的行为;他将传染病置于历史的重心,给它应有之地位;他以流畅的笔调、敏锐的推理和高超的技艺,娓娓道出传染病在人类历史变迁和文明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病毒星球》
(美)卡尔·齐默 著
刘旸 译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4月
早在人类出现之前,病毒就占领了这颗星球,历经高温、酷寒或干旱等极端条件,到现在病毒仍然无处不在,抗生素或感冒糖浆等最近用来对付它们的小玩意,更是无法伤及病毒毫发。病毒在我们的DNA里留下了丰富的信息,人类DNA片段中8%来自病毒,说它们是我们亲缘有点远的祖先也不为过。病毒并不总是面目可憎,人类吸入的氧气里,有十分之一是病毒惠予的。不可否认,病毒也是自然创造的冷血杀手。甲流、埃博拉、SARS,这些病毒让人类措手不及,它们本来只攻击蝙蝠、老鼠或鸟类等,怎料自然演化无意之间将人类写进了病毒的黑名单。尽管疫苗不断更新,但演化的力量让病毒一次次地突破我们的防线。这本书会让你重新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认识人类在万物中的位置。
(来源:晶报)
编辑 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