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战突然打响。在响应各级党委政府号召、居家隔离的日子里,我们看到了很多感人的人物、也听到了很多难忘的事迹:
一位在抗击疫情一线连续工作48小时的父亲,趁着午餐时间,给隔离区的儿子写字“加油”,父子俩隔着防护玻璃,比着“胜利”的手势点头示意加油。这无声的情感传递,是最有力量的支撑。
一位回收废品的老人,跑到社区捐款一万元,要求“不要写我的名字,也不要报道我,国家有困难,我就要出份力”。对于老人来说,一个瓶子、一个纸板的回收,这是多么漫长的过程,攒下这一万块钱,该有多么的不容易。
一位安徽的小伙子给小华山派出所的民警送去了500只口罩,小伙子将口罩放在桌子上,说了句“你们辛苦了”,然后转身就跑。值班民警出门追赶,想要表达谢意,小伙子一边快跑,一边扭头摆手表示让民警回屋。最后,民警只得站在门口,用敬礼表示感谢。
一位妻子奔赴武汉疫情防控一线,上车之后,老公隔着窗户大喊“赵英明,平安回来,你平安回来,我包一年的家务做哈。”声音里带着一点点哭腔,这里面包含了所有的担心,也包含了满满的爱。这时候,“平安回来”是最美的情话。
前线医疗人员的付出,后方生产人员的坚守,十四亿中国人民的勠力同心,让大家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为了让有话想说的市民提供一个表达、倾述的平台,深圳市文化馆将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疫情中的温暖”——2020市民朗诵视频征集评选活动。
参与对象为全国所有热爱朗诵的市民朋友,不限年龄、均可参加;可以个人朗诵、也可以亲子朗诵、家庭朗诵等形式参加。作品要求方面,朗诵题材不限,内容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正能量;鼓励挖掘关于“奋战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以及疫情防控期间作出卓越奉献”的真人真事,原创和朗诵“抗击疫情”主题作品,宣扬“战疫”精神、弘扬人道主义、歌颂无私大爱;朗诵体裁不限,散文、诗歌等形式均可;可按照所朗诵的作品内容配上符合意境的背景音乐;作品时长5分钟以内,文件大小不超过30M,以wav、wma、mp4等常用视频格式提交。视频作品可发送至邮箱szswhgsp@163.com、或szswhgsp@sohu.com,截止日期为2月20日,其中原创作品须注明,非原创作品要备注出处。
据了解,市民朗诵作品征集结束后,将进行评审并公布获奖结果,拟于3月份开始进行优秀作品推广、展播。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