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堂 | 重大活动报道的不同视角 ——新华社和路透社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报道对比
2021-06-25 11:45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周 蕊

不同媒体对同一重大活动报道采取不同的报道视角,背后折射出什么?本文试以新华社和路透社对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报道为例,比较分析其英文报道,并结合赫伯特·甘斯的《什么在决定新闻——对CBS晚间新闻、NBC夜间新闻、〈新闻周刊〉以及〈时代〉周刊的研究》以及丹尼斯·麦奎尔的《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研究“新闻大事件”中两家媒体如何选择不同报道视角,探讨“新闻与媒介组织的关系”如何影响新闻报道。

研究发现,媒体属性不同、受众兴趣差异不同以及意识形态等外在力量影响报道视角,导致新华社和路透社的报道出现多处不同,出现了多次“同题”但角度、情感不同的通讯。


【关键词】进口博览会  比较研究   新闻与媒介组织的关系

一、 标志性的“新闻大事件”

从2018年开始,每年11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也是当年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众云大数据平台监测显示,涉及首届进口博览会的相关信息接近170万条。

《什么在决定新闻》中,作者认为,决定新闻是否可以成为被报道的新闻,在实质性考量中,新闻故事的重要性是首要的选择标准。

作为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重要平台,进博会报道“在政府及其他等级制中的位置”中具有优先权;作为中国政府推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进博会报道“于国家和国家利益的影响重大”;通过进口博览会,每年达成的进口额以一年计算高达数百亿美元,博览会吸引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其中,进博会报道“对大量的人有影响”;作为全球贸易史上的创举,进博会彰显出中国坚定支持全球化的信心,“之于过去与未来的显著性”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非常高的。

二、 比较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新华社英文报道和路透社英文报道,研究其对首届进口博览会的报道视角异同,进而分析报道视角选择背后的原因,探讨“新闻与媒介组织的关系”如何影响新闻报道。

从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首次提出要举办进口博览会开始,选取2017年至2018年的新闻报道,具体时间截取为2017年5月4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内容搜索上采用“进口博览会(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为关键词进行筛选,并进行精准阅读,排除不相关报道。

表1:新华社首届进口博览会英文报道汇总


三、比较研究发现

(一)新华社报道

新华社关于首届进口博览会的英文文字报道呈现出四大特点。

1.时间跨度长

新华社的报道从2017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后就一直持续,一直到进口博览会结束后延续“后进博热”,持续报道第二届进口博览会的筹备情况。

2.重视度高

作为主场外交活动,报道在做好规定动作、确保在全球媒体中领先发稿时效的同时,自选动作频频,推出了海外社交媒体账号上的进口博览会直播、“外籍记者看进博”等系列报道,针对外国受众的兴趣进行了针对性地传播,有效为进口博览会报道“保温”。

3.英文报道全媒体化

英文新华全媒头条(Xinhua Headlines)是新华社近年来推出的全媒体英文报道栏目,这一栏目融合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一般以重大主题报道为主,属于英文报道中的“核武器”。进口博览会前后,通过该栏目以全媒体形式播发的报道达到了7条,是历次主场外交中最多的。

4.跳出中美贸易摩擦讲开放

中美贸易摩擦在进口博览会的筹备和举行中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大背景,新华社报道没有将进口博览会与中美贸易摩擦联系起来讲,而是跳出贸易战讲开放,从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备受关注的知识产权话题、高科技企业心态以及美国企业的心态等角度切入。

(二)路透社报道

路透社报道中性偏负面,但报道整体而言较为客观中立,在经济领域的报道中与新华社多次出现不同情感色彩的“同题作文”。

1.消息报道较为中性

7条报道中仅有1条属于中性偏负面,其余均属于中性。

2.通讯报道以中性偏负面为主

4条报道中1条为中性,1条较为负面,2条中性偏负面。

3.报道整体较为客观

除了较为负面的一条通讯以外,其余报道比较客观专业,外资企业的观望态度客观存在,中美贸易摩擦的阴云也是客观现实。

4.中美贸易摩擦是路透社报道的核心元素

所有的通讯报道以及部分消息报道涉及到较大篇幅的中美贸易摩擦内容。

5.多次出现与新华社角度和情感态度不同的“同题作文”

消息类报道几乎没有差异,从通讯类报道而言,路透社的报道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比重更为加强,态度更为负面和悲观,甚至认为进口博览会的“展示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而新华社的同题报道则着重通过外商的故事讲述中国分享开放红利、为外国企业创造实在的商机。

6.消息报道涉及的领域与新华社差异较大

路透社其中一条消息讲的是进口博览会里被禁止带入的物品包括飞盘和枪支等,带有一定的猎奇取向,属于新华社英文报道中较少涉及的“花絮”社会新闻类。同时,新华社报道也不涉及美国政府选择不参加进口博览会的内容。

四、视角异同原因分析

(一)“外国新闻”叙事结构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指出,研究一再证实,(除专业的或者精英的出版物)发达国家的媒体通常不太关注外国新闻,这些国家的外国新闻通常报道的是那些大型的、临近的、富裕的国家或者共享语言和文化的国家,同时还狭隘地聚焦在接受国感兴趣的少数几个议题上。

该书认为,造成中外新闻报道关注点不同的因素是多重的,最基本的是:新闻流动是对国家之间经济和政治关系以及地理邻近和文化接近程度的反映——我们需要了解那些与我们开展贸易的国家、那些与我们友好或者不友好的国家,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则是权力,我们需要了解那些比我们更强大、能影响我们的国家。

首届进口博览会英国是主宾国之一,带有这样的预设,则会认为路透社的报道会更多倾向于选择与本国有所关联的内容,但从报道来看却并非如此,其处理方式是非常国际化的,使用的案例也往往是中国和英国之外第三国的,其中对美国、澳大利亚这些国际影响力较大、语言文化相似相近、在国际新闻中正处于“风口浪尖”的国家报道篇幅较多。

(二)可预期新闻写作折射媒体属性不同

《什么在决定新闻》指出,“可预期的新闻(anticipated stories)”,即消息来源预先安排的必定会发生的事件,比如新闻发布会、演讲等,通常被称为媒介事件,因为其中某些事件之所以会发生,主要就是为了被新闻媒介报道。

作为“新闻大事件”,进口博览会的报道尤其是领导人开幕式演讲等都可以被视为“可预期的新闻”,因此新闻记者往往能在活动之前对事件是否能成为值得报道的适当的新闻作出判断。

在进口博览会的报道中,新华社和路透社出现了多次“同题”但角度、情感不同的通讯,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摩擦的报道中,双方的不同更加明显,新华社作为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更注重“画外音”的传播,而路透社“单刀直入”,尊重新闻的客观规律,报道的不同,背后是媒体的属性和理念的不同。

(三)受众兴趣差异带来视角不同

《什么在决定新闻》指出,总体上而言,“西方媒体”偏好那些包含个人行动的新闻事件,即便这些个人行动只是发表声明;同时,它们还喜好将抽象的话题“个人化”以使得这些话题在受众看来更具体、更有趣。

“个人化”这一点在路透社的报道就有很好的体现。路透社不仅专门为明星企业家马云在进博会期间就中美贸易摩擦发表看法的演讲做了报道,还播发了一条进口博览会里被禁止带入的物品包括飞盘等的消息。这一消息来源是上海公安等多部门公布的针对参展观众的通知,考虑到进口博览会外国观众较少、而外国的参展方也被一早告知禁入物品名单,新华社选择不将该报道翻译成英文等语种,从专业角度判断并无问题,新华社对标的国际主流媒体也很少在报道中涉及此类的“花絮”话题。但从国外受众的角度尤其是在枪支合法持有的美国受众角度考虑,无法携带枪支进入属于较为新颖的轶事类human interest消息,同样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

(四)意识形态等外在力量影响报道视角

《什么在决定新闻》指出,很多理论都为新闻故事选择的惯例化提供了解释,其中有不少理论借助新闻机构之外的力量解释新闻故事的选择,认为国家的经济形态形塑了新闻故事的选择,新闻总是与掌权者的政治意识形态站在同一立场上,新闻从业者倾向于选择那些与国家文化的价值观一致的新闻故事。

尽管路透社的报道整体较为客观,涉及中美贸易摩擦的报道也比较理性,但其报道的最终落脚点依然是“听其言、观其行”,并不十分信任中国的承诺和变化。2018年10月16日,路透社通讯认为中国释放了开放的信号,但外企观望心态明显,依然在等待更多的利好政策出台,属于比较客观理性的中性偏负面报道;11月5日,路透社通讯报道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及虹桥国际经贸论坛,整体报道中性;短短4天之后,11月9日,通讯直接在标题中称进口博览会“展示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相当于为进口博览会“下结论”,暗指进口博览会是“作秀”“中美贸易摩擦的缓兵之计”,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负面意义甚至大于全盘否定中国举办中国博览会。

(五)受众、广告商等其他因素对两者报道影响均较小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指出,直接用品销售和广告是媒体的两种主要收入来源,收入来源的差异不仅是经济性的,还具有非经济性的意义,尤其是批判视角或公共利益以及专业主义视角通常认为,对广告作为一种收入来源的依赖越强,内容相对于广告商以及整体商业利益越不独立。

近年来,随着自媒体的兴起,不少广告商对传统媒体的投放比例下降,传统媒体广告竞争更加激烈,由此也带来了广告客户在一定程度上更强的话语权。相对而言,在经济类的报道尤其是行业经济类的报道中,广告客户的影响更为显著。与此类似,以前除非愿意专门打热线电话,否则传统纸媒、电视媒体的用户很难即时对某一条报道给予强烈的意见,但现在却可以通过对报道留言的方式快速表达自己的看法,因此一些报道在策划采写阶段就会提前考量受众情绪。

但在通讯社这一独特的媒体组织形式中,其报道面向的“用户”传统上来说并非普通受众,而是担任“二次把关人”的媒体编辑、总编辑或者是采用金融信息的机构用户,这些媒体用户而非广告商才是其“付费用户”,报道是通过其他媒体的转载二次触达受众的。因此广告商对通讯社形态的媒体影响较弱,“用户意见反馈”也往往来自媒体专业人士而非普通民众,这也使得新华社和路透社对进口博览会的经济类报道具有更加类似的可比性,减少了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

主持评点

本文以新华社和路透社对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报道为例,探讨了媒体属性对新闻生产所产生的直接影响。研究发现,新华社作为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更注重“画外音”的传播,而路透社的报道更多是“单刀直入”。媒体属性不同、受众兴趣差异不同以及意识形态等外在力量会显著影响报道视角和文本呈现,出现了多次虽然“同题”但角度、情感不同的新闻报道。

[1] 赫伯特·甘斯.什么在决定新闻——对CBS晚间新闻、NBC夜间新闻、《新闻周刊》以及《时代》周刊的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95-97,107,185-192,196-199.

[2] 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215-217,231-243.

作者周蕊系新华社上海分社记者(副高职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在读研究生

编辑 刁瑜文  审读 李 诚  审核 詹婉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