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里很无聊?做起事来就会有意义

读特记者 方胜
2020-01-31 16:36
摘要

在这种情况下,市民首先应及时获取来自权威渠道的信息,对整个疫情的发展清晰地了解

近期因为疫情的限制,市民不能正常外出和工作,生活节奏被打乱。一些市民感到每天宅在家里很无聊,一小部分市民可能产生了恐慌、焦虑情绪,甚至激发出对丧失或者死亡的恐惧。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深圳市海之梦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张红云认为,这些情绪都是“在异常情况下的正常反应”,即我们对世界的安全可控的感觉被破坏了而引发的。

在这种情况下,市民首先应及时获取来自权威渠道的信息,对整个疫情的发展清晰地了解。现在有很多平台包括政府部门都在对疫情实时更新,是非常公开透明的。市民注意不要听信一些没有证实的信息,更不要转发谣言,这些不真实、不准确的信息使人进一步增加恐慌。除此之外,也不必一直刷手机、看微信,过量的信息也会让人感觉越来越焦虑,可以采取一些方式增加“主控感“。具体建议有:

1、重新制定每天的生活计划。不妨把这段时间当作一个在家的休假。虽然宅在家里,但做起事来就会有意义。比如,收拾家、学做饭、做运动、写东西都可以。也可做一些一直想做却没时间机会做的事情,比如系统学习一个课程、练习一项技能,等等。

2、多与人互动。在家里创造些家庭成员可以一起参与的活动、游戏,与好友相互交流每天有意思的事情,给好久没联系的师长拜个年、聊聊天,等等。

3、多鼓励自己。也许没能实现自己的计划会有内疚和挫败感。这个时候停下来,鼓励自己:我已经开始有了新的尝试,停一停,我还可以继续。

编辑 李林夕

(作者:读特记者 方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