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营商环境改革成效显著,商事主体累计达327.7万户

读特记者 何泳/文 黄威/图
2020-01-13 20:05
摘要

目前深圳市新登记商事主体50.5万户,累计实有商事主体达327.7万户,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251.6户,总量和创业密度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

2019年,市场监管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措施“41条”,推进构建“大审批”体系,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目前深圳市新登记商事主体50.5万户,累计实有商事主体达327.7万户。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251.6户,总量和创业密度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这是记者13日从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信息。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忠作了报告。

营商环境改革成效显著

深圳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措施“41条”,顺利完成国家营商环境测评,为我市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企业开办退出更加便利。升级“开办企业一窗通”服务平台,开办企业商事登记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推出“秒批”服务,个体户设立注销以及自然人有限公司设立业务,符合条件即时审批通过。推出深港通、深澳通“注册易”服务,实现足不出港澳,一站式注册深圳企业。联合税务、社保等部门建立“企业简易注销一窗通”平台,企业注销最快1个工作日内办结。在全市推广运用统一地址库开展商事登记,虚构地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行政审批服务更加高效。整合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工业产品等行政审批服务,推进构建“大审批”体系。实现即来即办事项82项、“不见面审批”102项、“秒批”14项,推出“一件事一次办”场景式主题服务18项。

——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有力。特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行政临时禁令、技术调查官制度有效建立,与32个部门建立知识产权领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首批8家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入驻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知识产权调解队伍顺利组建,“一站式”协同保护平台启动运行。推动在无人机、机器人等领域新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62家(累计76家)。

——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质量有效提升。出台实施打造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工作方案,2019年1-11月,全市专利申请量23.4万件、授权量14.9万件,同比增长13.45%和16.84%。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7.4万件、授权量2.3万件,同比增长17.99%和20.50%;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4万件,占全省申请总量的70.9%,连续16年居全国第一。全年商标注册量同比增长42.48%,全市累计有效注册商标量同比增长47.38%。获中国专利金奖5项、广东专利金奖9项。

——清费减负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加强医疗、教育、金融、房地产等领域涉企收费检查,有效规范涉企收费行为。组织开展全市转供电环节电价整治,督促816家转供电主体退费5902万元,惠及终端用户8.2万户。

市场竞争秩序更加规范

市场监管局加大市场监管执法力度,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市场违法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强化消费维权,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执法稽查工作成效显著。加大执法力度,全年立案1.96万宗、结案1.72万宗,罚没款2.52亿元,移送公安210宗。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联合整治成效突出,共立案140宗,总案值超25亿元,占全省80%。圆满完成了文博会、高交会等重大展会现场执法保障工作。加快智慧执法办案、涉案物品管理系统建设,完善重大执法活动统一指挥、智能调度机制。“云上稽查”获2019年中国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

——大要案查办力度有效加大。查办了《流浪地球》网络侵权案、无合法来源燕窝案、声牙盒子案等一批大要案件。打击商标侵权“有为行动”获总局甘霖副局长批示肯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深入,共摸排涉恶涉乱线索587条,移送公安280条,联合公安打掉团伙17个、窝点4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469人。

——公平竞争审查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稳步推进。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审查市、区政府及各部门文件264份,开展第三方审查评估,有效清理妨害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相关规定。严厉打击市场混淆、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等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查处了近年来全省系统首宗侵犯他人商业秘密案。

——消费维权水平进一步提升。制定实施促进消费35条举措。首次发布各区消费环境指数及重点行业指数。推进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对8752家企业开展消费评价指数测评、绘制指数地图,有效引导消费,倒逼企业优化服务。

——重点领域市场监管更加规范。深入推进限塑专项整治,大力推广使用塑料购物袋替代品,查处限塑违法案件367宗。与阿里巴巴、苏宁易购建立政企协作监管机制,针对重点产品、重点时段,组织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查处各类网络违法案件2704宗。全国互联网广告监测(深圳)中心获批建设,全年查处违法广告案件2400件,同比增加55%,罚没2680万元。市场监管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圆满达标,社会信用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质量标准水平显著提升

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标准建设年”活动,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强化质量、标准、计量、认证工作改革创新,有效促进深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质量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成功举办中国质量(深圳)大会,来自全球51个国家和组织1000余名嘉宾出席。推动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开展质量标准提升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19-2022)》,部署23个方面141项重点项目。改革创新市长质量奖,率先分类设奖,引领全领域全方位质量提升。2019年5月,深圳因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标准建设成果丰硕。“标准+”战略向纵深推进,对标达标提标行动完成对标企业322家,居全国一线城市首位,新入选全国企业标准排行榜企业153家、年度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企业21家。全市共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244项,累计217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457项,累计4643项。推进中药质量标准建设,起草中药质量标准70个,被《中国药典》收载19个。推进“深圳标准”认证制度,全市37家企业52个产品和服务通过认证,颁发首张地方性、自愿性物业服务认证证书。新增落户深圳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工作机构(TC/SC/WG)3个,累计76个。两名本土专家分别荣获2019年度ISO卓越贡献奖、IEC 1906奖,为深圳专家首次获得该国际奖项。深圳成功创建全国首个“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见习编辑 关越

(作者:读特记者 何泳/文 黄威/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