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会带来突出的“就业破坏”效应吗?
读特驻京记者 李萍
2019-12-30 20:04

以机器人、人工智能(AI)技术为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已经到来。新技术革命的扩散和广泛应用已成为新一轮自动化升级不可阻挡的趋势,正在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结构、工作任务和技能回报。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全面影响劳动力市场,会带来突出的“就业破坏”效应吗?

12月30日,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与社科文献出版社在京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20》指出,机器人对于普通工作岗位存在替代效应,但并不会带来突出的“就业破坏”效应。

绿皮书分析指出,从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历史看,机器人、AI是延续经济增长过程“自动化”驱动的新阶段,可能诱发边际规模报酬递增经济的出现,并影响企业的微观行为,人工智能技术能弥补中国劳动力供给短缺、提升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新技术变革的“替代效应”使机器人替代体力工作的同时也增加了对智力工作岗位的替代,而与之相反的“生产效率效应”则创造了增加劳动力需求和提高劳动收入份额的新工作任务,尤其是劳动力具有比较优势的新工作任务。

绿皮书认为,机器人对于普通工作岗位存在替代效应,但并不会带来突出的“就业破坏”效应。根据课题组研究估算显示,新技术应用对中国制造业普通劳动力岗位替代率为19.6%,但同时增加了认知和技能水平较高及“人机协作”操作和管理服务的工作岗位需求,由于劳动力成本与新技术采纳成本的权衡以及中国区间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新技术使中国劳动就业岗位流失的规模最终取决于人工智能在引导传统产业彻底变革的速度和程度。机器人和AI是“自动化”的新阶段,更强调人机协作的关系,并非完全“机器换人”,新技术使操作技能更易掌握,低技能工人不会被直接淘汰,主要在企业内部完成岗位转换,不会对制造业带来“就业破坏”。

机器人、AI的使用会增加中国制造业全部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收益,但人力资本水平高、技能要求高的岗位和职业获得工资溢价更高,新技术采纳带来的技术溢价增加了不同技能和职业之间工资差距扩大的趋势。

另外,绿皮书分析指出,非标准就业成为就业普遍现象,用工方式和劳资关系出现重大变革。新经济业态如电子商务、网约车服务和在线教育等对就业和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增加就业机会和丰富就业形态两方面。新经济业态的发展衍生出一些非标准的就业形态,包括弹性工作、第三方雇佣和平台用工等。借鉴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结合中国国情,我国的非标准就业主要包括非全日制用工、多方雇佣关系(如劳务派遣)、临时性雇佣(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用工和季节性用工)、隐蔽性雇佣(如平台型非标准就业)等。根据2016年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数据,我国非标准就业的占比为34.95%。在多种非标准就业类型中,与新经济业态的发展最为密切相关的是“平台型非标准就业”。

见习编辑 关越

(作者:读特驻京记者 李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