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行动方案(2019-2025年)》出炉,为深圳市未来发展擘画了壮丽蓝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在“双区驱动”的重大历史机遇前,龙岗区被赋予了多项重大使命。其中,《行动方案》中提到要加快规划建设宝龙生物医药创新先导区和中国国际中医药港。
宝龙片区是龙岗区近年来重点建设的地域。随着深圳市东进战略的不断推进,龙岗区致力打造的“三心四区”格局初具雏形。对标南山科技园,拉动产业创新发展,一个东部科创城——宝龙科技城已悄然成型。
宝龙科技城的蝶变
宝龙科技城毗邻坪山区,辐射粤东北,是串联前海、南山、龙岗和坪山中心区的重要纽带。2019年4月,宝龙科技城被划入深圳高新区的扩容区,作为深圳东部制造业主力企业集聚区、东部创新中心的重要产业及科技支撑点,近年来发展迅猛。
数据显示,宝龙科技城所属的宝龙街道经济发展日益强劲。在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9)》暨全国百强县(区)报告中,龙岗区高居榜首。2019年1月-10月,龙岗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2211亿元,宝龙街道该项指标排名龙岗区第二位。
宝龙科技城的前身是宝龙工业园,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处处是标准化的厂房。近几年,现代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生长,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涌入,宝龙科技城华丽转身,从生产到研发、从制造到“智造”、从园区到新城,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
据统计,宝龙科技城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0家,超亿元企业74家,上市企业20家(含新三板),其中包括方正微电子、创维、海能达通信、华科创智等知名企业。
医疗器械行业前景广阔
宝龙科技城是龙岗区生命科学产业集群的主要分布地,近年来,生命科学产业的集群效应越来越明显,众多医疗器械企业纷纷落户于此。2018年,龙岗区生命科学产业集群收入突破100亿元。《深圳市龙岗区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指出,到2025年,龙岗区生命科学产业集群收入将超过300亿元。
1996年,深圳市益心达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在宝龙工业园成立;2014年,深圳市贝斯达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大厦在宝龙科技城破土动工建设;2018年,位于宝龙科技城的亚辉龙生物科技产业园开园……
“公司对于营商环境非常重视,宝龙科技城的区位、资源、人力、营商环境等各方面优势吸引了我们进驻。”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永波说,该公司专注于体外诊断仪器、试剂的研发生产,已拥有管式化学发光、酶联免疫等四大自有产品线。在我国免疫诊断最大领域的化学发光市场上,该公司凭借过硬的技术水平跻身国产化学发光市场第一梯队。2019年,该公司还荣登“深圳创新企业70强”榜单。
“宝龙科技城的发展日新月异,进驻了很多高新技术企业。我们从事的医疗器械行业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可以明显感觉到宝龙科技城医疗器械行业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深圳市医疗器械行业副会长、深圳市美好创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谭景霞表示。
医疗器械行业仅仅是宝龙科技城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缩影,其他产业也不乏优秀企业,如专注于无线通信设备的海能达通信、靠银纳米线技术崛起的华科创智等。各类产业蓬勃的发展态势,将引领宝龙科技城迈上时代技术新高度。
减税是研发创新的催化剂
宝龙科技城筑巢引凤,减税降费政策是企业发展升级加速的有力推手。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助力,特别是提高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增值税降率等政策,为医疗器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现技术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持。据统计,2019年1月-10月,龙岗区深化增值税改革政策合计减免税款23.2亿元。
“公司的核心产品是中心静脉导管和压力传感器,每年都在加大研发费用投入。减税降费政策带来的红利,我们感受明显,近两年获得减免税款约540万元。”益心达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周霞表示,他们将节约的资金投入设备更新、技术创新和升级改造中,2019年计划投入1100万元到智能化与信息化产业,产能预计将提高50%。
“减税降费节省的资金,我们大部分用于医疗‘智慧’产品的研发,有效推动了企业智能化发展。”宋永波说,“得益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增值税降率等政策,公司2019年整体税费将减少1000万元。我们将节省的资金用于提高研发水平,致力于打造更多的智能化医疗设备和产品。”
“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技术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撑,注入了强大动力。使我们有了更灵活的资金,去围绕呼吸系统疾病筛查、诊疗、康复方面的关键设备以及呼吸健康大数据智慧管理平台等方面进行技术研发,有助于企业建立更全面的产品布局。”美好创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刘阳表示。
见习编辑 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