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粤港澳大湾区财经高峰论坛暨深圳湖大校友会换届盛典在深圳举行。国务院参事、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在峰会上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政策支持的着力点》为题发言时表示,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应对标香港税务环境,进一步降低企业及个人的税费负担。
刘桓认为,未来大湾区内部行政边界应该进一步模糊。湾区强调的是高度的区域融合,以轨道交通为主的交通网络发达,内部实现一小时内通达,促进了生产要素的高效流转和集约配置。正如人们去旧金山湾区,一般感觉不到旧金山、帕罗奥图、山景城、圣何塞、奥克兰、伯克利之间的行政边界。而区域内各个单元定位清晰,功能明确合理分工,功能配套优势互补。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口约为7000万,GDP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9,GDP总量规模位居世界国家排行中名列11位 ,与韩国持平。在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四大湾区中,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位居第二,人口、土地面积、港口和机场吞吐量均居四大湾区之首。
不过,刘桓指出,目前,在营商环境、教育水平、基础研发能力以及创新创业社会文化氛围方面,与其他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依然有较大劣势。“粤港澳大湾区内没有一所世界最顶级的高等学府,只有香港中文大学高琨先生曾经获得过物理学诺贝尔奖,与其他湾区差距还较大。”
而对于大湾区营商环境如何提升,刘桓首先表示,应该尽快出台《民法典》及相关措施,切实保护公民的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财产权利,提振市场信心。
同时,刘桓建议,大湾区对标香港税务环境,进一步降低企业及个人的税费负担。据了解,新加坡对内外资企业实施统一的企业所得税。自2010年起,新加坡公司税税率为17%,其所有企业可享受前30万新元应税所的部分免税待遇。
刘桓进而建议,分步试行零关税政策,到2035年实现最终目标。尤其是在流转税方面,刘桓建议:1、货物入区应退部分增值税和消费税;2、区内货物流转和区内消费的劳务,应以不含国内流转税的价格进行,因而区内企业之间的交易,不应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等流转税;3、全面取消各种“附加税”和税外收费;4、对区内企业签订的合同,应该免除印花税。
而在企业所得税方面的改革, 刘桓认为:1、应通过设立“湾区先进产业目录”,对纳入目录目标企业一律实施15%的优惠税率,同时,赋予大湾区管理部门确定产业目录的权利;2、在大湾区内实行属地原则,对产生于区的外资企业利润免征企业所得税;对非产生于区的外资企业利润汇出港外,减征预提所得税;3、对区内科创型企业实行5免5减半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而在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面,刘桓认为:1、提高在区内有固定工作的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固定扣除标准,可考虑由6000元/年提高到12000元/年;2、提请中央批准,允许个人所得税分成中归属于地方的40%返还给纳税人。
2019粤港澳大湾区财经高峰论坛由深圳市湖南大学校友会主办。除了刘桓,还有粤港澳大湾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深圳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曹赛先,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大学副校长谭蔚泓,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院长王耀南,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税务总局原征管科技司司长李林军,香港会计师公会会长江智蛟等先后作了专题发言。
编辑 周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