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23日,第二届中国校地合作创新大会在佛山举行,并举行了中国校地合作联盟成立揭牌、授牌仪式。
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和浙江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的此次大会,以“新时代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主题,围绕产教深度融合、技术转移体系构建、金融科技、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企业知识产权和标准体系建设等前沿话题进行交流。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管理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现代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易昌良分享了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和新方法。他强调,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理事长、国家科技部重大项目办原巡视员刘玉兰围绕“新时代、新动能、新思想、新征程、新方向、新举措、新发展、新服务”等8个方面阐述了科技创新正面临蓬勃地发展,科技服务需要全面生级、融通发展、营造生态。
科技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杂志社社长许东升重点论述了技术转移成果化缘何既活跃又乏力的症结所在。
以色列国家农业部Volcani研发中心研究项目发展经理Shemer Topper介绍了以色列的农业创新及未来发展情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郝志峰校长分享了粤港澳大湾区地方高校“科-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大会先后举行产教深度融合、技术转移体系构建、金融科技、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企业知识产权和标准体系建设5场分论坛与专题讨论,还将组织与会人员到佛山双子星城2.5产业园城市三水未来馆、三水芦苞工业园、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3D数码打印产业孵化期、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等地参观考察。
见习编辑 许舜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