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中山七院为市民送出一份“养阳宝典”

读特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邱俊峰
2019-12-22 10:49
摘要

冬至时节既是男性疾病的高发期,同时也是中老年男性养生防病的重要时机,正所谓“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掌握一些保养的小妙招,通过防寒保暖,早睡晚起,适度运动,通过药膳或膏方适当进补等综合调理可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22日是冬至。全国各地都还保留着一些传统习俗,如吃饺子、吃汤圆、吃年糕、祭祖等。同时,冬至到大寒期间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时段,也是男性疾病的高发期,如心脑血管病、呼吸道疾病、前列腺疾病等。在这个时节掌握一些养生调护的小窍门可以有效增强自身的防病能力。

中山七院男科中心邱医生,为大家带来了一些贴心的冬季养生小窍门,一起养护健康。

喝羊汤,食膏方

作为全世界最会烹饪的民族,食疗一直受到中国老百姓的青睐。民间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

天气越来越冷,很多人会选择食补,尤其是药膳食补来养生。平素有夜尿多、小便频、畏寒肢冷等肾虚表现的男同志注意了,冬至正是“进补”的大好时节。进补的食材很多,在这我就简单给大家推荐一款经典食疗方——当归生姜羊肉汤。

煲汤具体选材参考:羊肉300克,当归20克,黄芪20克,生姜30克,加入调料即可。

当归生姜羊肉汤是出自“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用于温补气血、补肾散寒的传统药膳。

羊肉性温热,大补气血,最适合寒冷的冬季,但冬天人体活动减少,新陈代谢变慢,进补要适量,还得提防出现腹胀、呃逆等消化不良的表现。

当然,食疗的作用相对轻微,对于体弱肾虚的男性朋友,也可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体差异选用适合的膏方进补。正所谓“冬至起九,膏方进补”,有阳痿早泄、遗精尿频等症状明显的中老年朋友在这个时机服用膏方调理是再合适不过了。

饱睡眠,节房事

《黄帝内经》有言:“冬三月,水冰地坼,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冬至过后气候寒冷,昼短夜长,是万物休整的季节,人与自然保持同步才更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在注意保暖,勤添衣物之余,在作息上要注意调整。适当延长睡眠时间,做到“早睡晚起”,让身体的机能得到修复,增强免疫力。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都归肾管辖,肾是男人的根本,肾好不好决定了男人的身体强弱。冬天阴气盛,人体的阳气处于潜藏状态,肾也相当于“待机”状态,性欲可能会有所降低,这时房事频率相对要加以节制。因此,晚上不能太过“折腾”,以不觉劳累为度,做到养精保肾,来年才不容易出现男科疾病。

勤泡脚,适运动

在冬天,有许多男同志会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严重者甚至影响到了睡眠。这是因为,人体肌肤都靠气血温煦,四肢末端远离心脏,冬天血管收缩,血液流速较慢,因此在冬至时节应特别注意手足部的保暖,推荐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15-20分钟,可有效改善末梢血液循环。

如症状比较重,也可以加用肉桂、当归、干姜等药物煎水泡脚来起到温通经脉、散寒止痛的作用。足底的涌泉穴也是人体重要的保健穴,经常泡脚也能温补人体的肾气。

冬至过后,白天逐渐变长,人体的阳气也随着生长,适度的运动有助于补充人体的阳气,改善身体机能。男性朋友可选择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相对柔和的运动方式,建议在阳光下运动,每天运动30分钟左右,强度以微微出汗为佳,不宜剧烈运动,大汗淋漓,反而耗损阳气,稍有不慎容易病邪入侵。

冬至时节既是男性疾病的高发期,同时也是中老年男性养生防病的重要时机,正所谓“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掌握一些保养的小妙招,通过防寒保暖,早睡晚起,适度运动,通过药膳或膏方适当进补等综合调理可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编辑 刘彦

(作者:读特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邱俊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