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很健康”!生态健康指数综合排名居全国第六
读特驻京记者 李萍
2019-12-19 15:58

12月19日,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甘肃省政府参事室、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与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在京发布了《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9)》,并公布了对中国284个城市2017年生态健康状况的综合排名。其中,15个的健康等级为“很健康”,深圳位居其中;深圳生态健康指数综合排名第6,比上一年上升了9位;五类生态城市中,深圳位列中国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第二位。

该绿皮书课题组依据“生态城市健康指数(ECHI)评价指标体系(2019)”,对中国284个城市2017年生态健康状况进行综合排名分析得出,生态健康指数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为三亚、厦门、珠海、上海、宁波、深圳、舟山、南昌、广州、海口。

其中,深圳市综合排名第6,比上一年上升9位,生态环境排名第8,比上一年上升3位,生态经济排名第3,比上一年上升16位,生态社会排名第62,比上一年上升8位。

“这些城市能够站在前10的高位,与这些城市奉行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着力解决城市病、探索内涵式城市发展新模式的生动实践不无关系。” 该绿皮书主编、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举科教授指出,虽然以上生态城市健康状况指标良好,且整体排名靠前,但是,指标得分不均衡,存在明显的“短板”指标,分项带动整体的倾向明显,各城市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建设不平衡,需要统筹兼顾,在巩固突出优势时,需要进一步提升综合水平。

综合排名显示,排名前100名的城市成分比较复杂,4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全部进入,保持在前35名以内,有下滑倾向。5个计划单列市中,厦门稳居第2位,宁波排名第5位,比上年前进了25位,深圳排名第6位,比上年前进了9位,青岛排名第12位,比上年前进了14位,只有大连有所下滑,从32位下降到43位。西部的资源型城市克拉玛依市依托其在生态社会方面的优势继续排在生态城市健康排名的前100名,排名第46位;西部省会城市进步明显,除了银川跌出前100名外,其他全部进入前100名,兰州从第101位跃居第53位,拉萨从第44位跃居第17位,说明西部生态城市建设的成效显著。

同时,绿皮书将生态城市归于很健康、健康、亚健康、不健康、很不健康五种类型。就城市健康等级而言,全国284个城市中“很健康”的城市由17个减少为15个,排名依次为三亚、厦门、珠海、上海、宁波、深圳、舟山、南昌、广州、海口、杭州、青岛、南宁、武汉、北京,占评价总数的5.3%。相关数据显示,很健康、健康和不健康的城市数目有一定程度减少,亚健康的城市数目增加明显,表明了生态城市建设成效还不够稳定,有反复现象,进一步说明中国生态文明、生态城市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建设生态城市,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环境友好、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健康宜居和综合创新型城市。”刘举科介绍说,绿皮书在生态城市建设评价中,除了进行整体评价外,还结合不同类型生态城市的建设特点,考虑建设侧重度、建设难度和建设综合度等因素,对绿色生产型、绿色生活型、健康宜居型、综合创新型和环境友好型五类生态城市采用核心指标与扩展指标结合的方式,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类分析,突出生态城市差异性、成功经验借鉴等内容。

相关评价结果显示,2017年在环境友好型城市综合指数得分上,排在前10名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厦门、南昌、珠海、三亚、杭州、宁波、舟山、黄山和北京。

2017年中国绿色生产型城市综合指数得分排名在前10的城市分别是厦门、珠海、三亚、上海、宁波、南昌、深圳、海口、广州和北京。

2017年中国绿色生活型城市综合指数得分排名在前10的城市分别是三亚、厦门、上海、深圳、武汉、南昌、宁波、杭州、海口、广州。

2017年中国健康宜居型城市综合指数得分排名在前10的城市分别是珠海、厦门、武汉、舟山、南京、海口、杭州、三亚、广州和成都。

2017年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前10名依次是北京、深圳、上海、广州、珠海、厦门、苏州、杭州、武汉、南京。

编辑 郑蔚珩

(作者:读特驻京记者 李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