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光明科学城 打通片区大动脉!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全力改善市民出行

读特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邓慧敏 王少娟 文/图
2019-12-12 20:56
摘要

为打造连贯、舒适的慢行系统,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对光源五路、汇业路、凤举路等3条道路进行慢行系统提升,共计4.652km,主要工程内容为重新铺设人行道、优化道路排水设施、新建自行车道、完善无障碍设施等

交通是城市的大动脉,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服务科学城,打通大动脉。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在市交通运输局和光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以解决民生需求为出发点,纵深推进交通大会战,切实提升交通服务功能,改善市民交通出行环境,推动光明交通运输工作实现质的飞跃。

汇业路慢行系统提升

强化区域互联互通

当前光明正紧锣密鼓地推进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建设,为完善对外交通网络,提高交通辐射能力,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积极推进光明区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研究,统筹制定“十四五”期间对外交通、公共交通、交通管理等方面的发展计划。同时,为满足未来光明科学城交通发展需要,协调及优化区域路网,还开展新公常路交通详细规划研究,正结合光明区综合交通规划、光明科学城空间规划等相关项目,比选最佳线位,确保方案合理最优。

光明区对外高快速通道主要依靠龙大、南光高速公路,随着免费通行政策施行,交通流量与日俱增,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积极协调龙大、南光高速市政化改造,龙大、南光高速市政化改造方案通过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已完成勘察、设计招标工作,正开展方案设计。龙大高速光明段将采用“隧道(过境、对外交通)+路面(内部交通)”立体交通模式,南光高速光明段将形成双十道路断面,内侧六车道承担过境和对外交通功能,外侧四车道承担光明区交通集散功能。大外环光明区段完成土建工程形象进度88%,预计2020年实现通车。

除了对外交通,为加强内部功能区联系、服务产业发展、改善市民出行环境,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组织开展光明区主次干道建设三年行动,着力构建畅达便捷的主次干道交通网络,包括建设东长路(双明大道-东明大道)等12条主干道、融汇路(同观路-光明大道)等18条次干道。据悉,现已完成光源二路、光源六路等6km次支路网建设,科裕路等5项市政工程正在施工,同观路等14项市政工程正开展前期工作。

而作为光明区交通大会战重要任务之一的断头路,自2017年交通大会战工作开展以来,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积极协调光明区建筑工务署、各街道办等交通大会战相关成员单位,克服土地整备、建设工程交叠等影响,顺利打通了周家大道、碧明路等28条断头路,总里程22.4km,极大地畅通了片区微循环。特别是周家大道,作为光明区“八纵八横”主干路网重要的“一横”,历经三度停工、十余年攻坚,2019年1月终于实现通车,光明区内部“两明”(光明中心区与原公明辖区)实现了10分钟互通。

全力提升道路品质

为解决混凝土及泥土路面的噪音、扬尘等问题,提升道路品质和行车舒适性,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对新城公园南片区、木墩片区15条道路进行白改黑提升,包括罩面机动车道、修复破损路面、施划交通标线、更换路缘石和附属设施等。提升过程中,优选质地坚硬的路缘石,美观且耐久性好;采用联合式雨水篦,排水流畅、不易堵塞,有效减少路面积水;采用可调式防沉降井盖,可防沉降、防噪音、防跳动、防盗窃、防坠落。据了解,为推动光明区道路白改黑全覆盖,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根据区政府工作部署,开展道路白改黑三年行动,不仅完善道路交通功能,而且提升慢行及附属设施品质。第一批拟对公明西田、玉塘田寮、光明东周、凤凰塘尾片区共33条道路进行提升,总长12.41km,计划2020年完工;第二批拟对田寮玉律、公明、马田、楼村圳美片区共42条道路进行提升,总长32.07km,已编制完成项目建议书,待立项后逐步实施,计划2021年完工。

为打造连贯、舒适的慢行系统,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对光源五路、汇业路、凤举路等3条道路进行慢行系统提升,共计4.652km,主要工程内容为重新铺设人行道、优化道路排水设施、新建自行车道、完善无障碍设施等。其中,在光源五路铺装8款不同样式的环保砖,全长370m,利用工业废渣、建筑废料作为混凝土骨料,引用德国表面处理工艺及材料,环保节能、抗压性强、纹路多样。汇业路人行道铺装采用陶瓷透水砖,透水抗压、耐磨防滑;慢行系统采用新型隐蔽式井盖,最大程度降低慢行系统的颠簸感,盲道选用厚度50mm*300*300mm芝麻白纹花岗岩盲道砖铺设;选用蓝钻纹花岗岩石材,刻制“光明”字样的车止石,提升城市品位;将杂乱的灌木更换为草坪,利用富余空间打造开放式休憩空间;改造公交站台,面貌焕然一新。凤举路慢行系统提升工程也正加快推进,预计2020年1月完工。

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还组织对道路破损严重的振兴路(长1.07km)、将石路(长1.957km)开展大中修整治,修复破损路面、提升慢行系统,其中慢行系统采用大规格的陶瓷透水砖,特别定制灰色配以光面蓝钻大理石跳色,打造符合海绵城市的优质步道;部分路段还设置机非共板,方便周边居民短距离出行。

周家大道-高新西路路口改善

交通综合整治在行动

为提高道路交通网络的整体运行效率,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今年优化改善周家大道-高新西路等6处交叉口,3处已完成改善,剩余3处正加快推进。其中,周家大道-高新西路交叉口改造前路面老旧坑洼、车流量密集、标线和信号灯缺失,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多次组织交警部门、街道办、设计单位现场协调,最终在对路面进行“白改黑”的基础上,新增4座渠化岛、3处二次过街,并完善“三标一护”和交通信号灯设置。为缓解东环大道-公常路交叉口交通拥堵,组织优化路口设计,新增1座渠化岛,并增加右转车道,完善交通安全设施。为消除绘猫路-楼明路路口安全隐患,对路面进行病害处理及沥青罩面,并完善标线等。

今年,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还重点改善56所学校及3家医院周边交通设施,以光明中学为试点,在学校周边设置“即停即走”区域,引导车辆短暂停靠、有序离开,并积极采用新型弹性组合标识牌、路侧渐变护栏等新材料、新工艺,增强标识牌识别度,大幅消除人车交集路口过街视线阻挡,有效防止车辆交通事故和横穿马路事故。

松白路、河堤路安全隐患问题突出。为解决松白路(塘尾段)慢行系统阻断问题,采用短平快模式在松白路(塘尾往松岗方向)路段实施机非共板,完善标志标牌,实现人车分离。为消除河堤路安全隐患,解决横跨李松蓢桥段慢行系统不连贯的问题,开展河堤路交通改善研究,已完成重点路段安全隐患整治。

持续优化公共交通服务

今年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新增公交线路8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9批次77条线路,实现就业人数200人以上的产业园区500m公交站点覆盖率达98%,强化了大仟里商业综合体、钟表基地、大围沙河工业区、马山头第三工业区等商业中心区、工业园区公交配套保障,解决了天汇城、和润家园、中粮云景等小区市民出行难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新增连接东莞黄江的首条跨市公交线路莞747路,方便市民通勤,加强莞深区域联系。开通了光明假日接驳专线1、2、3号等3条专线,周末及节假日通行,为光明小镇等景区提供了公交保障。

打车难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光明区。为吸引出租车服务光明,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从今年5月1日起推出巡游出租车充电优惠活动,凤凰的士码头、观光路等6家充电站实施充电8折优惠活动,接入充电桩304个。后根据实际推行效果,于9月1日起,将充电费优惠折扣由8折调整为5折,有效吸引松岗、石岩、观澜等周边区域巡游出租车到光明区服务。截至目前,已为1916辆巡游出租车提供了56529次充电优惠服务,充电金额229.41万元,累计发放优惠补贴91.96万元。日均充电车辆404台次,有效提升了光明出租车的见街率。

为解决市民停车难问题,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牵头开展“缓解停车难、规范乱停车”专项行动,按照“管、供、疏”的治理思路科学制定策略,完成全区路内“宜停车”泊位规划工作,已将第一批 “宜停车”规划设计方案(11条路、526个泊位)移交深圳市道路交通管理事务中心,根据道路实际情况,可初步提供305个“宜停车”泊位,预计年底前全部完成施画。

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和主阵地中的主阵地,光明迎来重大历史性机遇,同样也面临极大考验。2020年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将对标国际国内一流城市,紧抓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建设契机,积极构建“内畅外联、绿色智慧、高效多元、平稳有序”的综合交通体系,探索出一条具有光明特色的城市交通发展之路,实现光明交通跨越式发展。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邓慧敏 王少娟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