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美民政工作者| 全国民政系统劳模刘萍:130个残疾孤儿的知心妈妈
读特记者 刘良龙 文/图
2019-12-11 21:01

今年43岁的刘萍自2005年进入广州市社会福利院从事一线护理员工作之后,先后从事幼儿园教师、护理员、康复员、助理社工师、青年区男青班班长、青年区副区长,在护理岗位上深耕14年,曾获得全国首届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广州市“三八红旗手”、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她现在是一位14岁女孩的亲生妈妈,也是130个残疾孤儿的知心妈妈。12月9日,记者到广州市社会福利院采访了她。

引导智力残障孤儿提高认知意识

刘萍和脑瘫孤儿小军在做游戏。

在福利院中,男青班本来是收养残疾青年男性孤儿的相对特殊的班区,但残疾少年男性孤儿也占了三成多的比例。这些残疾孤儿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及肢体双重残疾。刘萍清晰地认识到,照顾智力残障孤儿,除了要保证基础的护理质量外,更要时刻留意他们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逆反心理及行为需要并予以疏导。

针对这一现状,刘萍将8个独立房间里的19名行动自如的智力残障孤儿分批次安排在同一个活动室内,引导他们逐渐适应多人同室相处,然后通过设置集体活动、护理员及时引导等方式方法,提高智力残障孤儿的认知意识和生活质量。

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刘萍还为智力残障孤儿编排出沐浴、洗手、待餐、如厕、下楼等活动规范。同时,进一步强化了沟通理念,鼓励智力残障孤儿通过语言或肢体动作表达需求,避免因沟通不畅导致智力残障孤儿烦躁甚至伤人毁坏物品等情况发生,细致入微地发掘智力残障孤儿的闪光点,逐步让这些智力残障孤儿适应了男青班的生活,乐于与护理员交流且性格变得越发开朗。

助推残疾孤儿更好地展现自我

智力残障孤儿小斌在刘萍的协助下穿好了鞋子,刘萍竖起大拇指称赞他。

刘萍通过定期与残疾孤儿谈心交流以及锻炼其生活能力,帮助他们树立热爱生活的意识,定期对残疾孤儿进行情绪疏导、生活引导,培养他们自尊、自律、自强的思想,最后不仅成功帮助4名收养人员回归社会,还助推3名青少年获得到广州市残奥中心参加集训的机会。

其中,广越想是男青班里一名存在肢体障碍的孤儿,进入青春期后,行为叛逆,经常一言不合就坐在地上撒泼。耐心的刘萍并没有指责他的行为,而是等待他发泄完脾气后,再和他一起梳理他的诉求,一起解决难题。在与刘萍相处期间,广越想不仅讲文明懂礼貌,还被广州市残奥中心的教练看中,获得了集训机会。只是,广越想虽然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却因为表现不出色被送了回来。被送回来后,广越想显得很沮丧,他对刘萍说:“我想回去集训,我在那边会很乖的,不调皮。”听到这话,刘萍感受到他对回归社会、探索世界的渴望,决定替他再争取一次机会。经过与教练的多番沟通,广越想获得了换项目继续进行训练的机会,并荣获2018年亚残运会硬地滚球双人赛冠军等多项国家级、世界级荣誉,实现了福利院残疾孤儿梦寐以求的“冠军梦”。

弹奏中重度残障孤儿的协作曲

随着残障孤儿的成长,他们的能力不断增强,逐渐能参加各种劳动了,怎样发挥他们的作用,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既是管理的难题,也是教育的难题。看着有些大的孩子主动帮助护理员工作,刘萍想,可以让孩子们来参与协助护理员的工作。于是,她想着有哪些工作可以由孩子自主负责,哪些孩子可以做些辅助工作,哪些孩子可以配合行动。从给中重度残障孤儿洗澡做起,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流程和分工。现在,所有的大孩子,不论残疾程度如何,都成了护理员的好帮手。洗澡的时候,有人协助护理员冲水、打沐浴露、抹水、穿衣,有人帮忙推车运送卧床孩子……被誉为一个中重度残障儿童的协作曲,是教育和训练的典范。

在进入福利院前,初中毕业的刘萍就先后取得了成人中专、大专学历。进入福利院后,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工作需要,更加科学有效地做好护理和管理工作,刘萍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先后考取了教师资格证书、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孤残儿童护理员二级/技师资格证书等。

谈到获得的荣誉和未来,刘萍感慨地说:“这些荣誉,是对我个人的肯定,更是对福利院的每一位妈妈们和所有孩子的褒奖。未来,我将不忘初心,带着孩子们的祈盼和社会各界的祝福,继续为孩子们服务,做孩子们的好妈妈,然后慢慢变老,做他们的好奶奶,让照料一群重度极重度残障孩子成为一件浪漫的事!”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刘良龙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