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举行首届职业技能竞赛英才交流会

读特记者 刘秋伟 文/图
2019-12-07 15:51
摘要

12月7日,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东莞市总工会联合举办“匠星荟萃,圆梦莞邑”首届职业技能竞赛英才交流会。

12月7日,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东莞市总工会联合举办“匠星荟萃,圆梦莞邑”首届职业技能竞赛英才交流会。

东莞市相关部门领导以及竞赛承办单位代表、技能人才代表等共200人参加。交流会分为冠军奋斗故事分享、竞赛承办(协办)单位办赛经验分享两大部分。

6名冠军代表分享技能成长经历

交流会上,6名东莞市职业技能竞赛冠军代表分享技能成长经历,他们来自各行各业,都在各自的领域成为佼佼者。

来自湖南农村的何健,深耕模具加工行业,勇于拼搏创新,花了16年时间取得2018年东莞市现代技术-装配钳工技能竞赛冠军,花了17年时间取得中国“长安杯”装配钳工第一。

2018年从东莞市技师学院毕业的黄梓怡,2019年在第二十一届FHC中国国际烹饪艺术比赛上,凭借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获得糖艺项目比赛总分第一名,夺得金奖。

来自山西省运城的徐达,“十年磨一剑”,经过多次技能竞赛的磨练,与搭档在2018年参加了“机电一体化项目”广东省选拔赛并荣获一等奖,并以全国第二名的成绩入围国家集训队,成为“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国家队备选选手。

从事汽车维修钣金工作15年的陈廷奈,在维修的过程精雕细琢,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用完美的理念去维修每一辆车,终于成为汽车维修工技能竞赛冠军。

来自智能制造领域的王刚涛,从富士康一线基础管理岗位转型进行智能制造技术学习,一直做到技术总监。参与东莞市首届工业机器人技能竞赛荣获第一名,主导和参与东莞市第二届、第三届工及第四届业机器机器人技能竞赛理论选拔赛试题与实操竞赛考试试题,参与撰写了工业机器人与机械工业出版社的专业教材编写,个人参与设计申请实用新型专利8项,带领团队实施企业实际自动化项目和工业机器人教学项目多起,培养智能制造技术人才近千名。

叉车司机林磊磊,经过几年时间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勤奋努力,技术练的突飞猛进,笨重的叉车在他的操纵下变得灵活自如,逐渐成为了叉车技术高手,并获得了2017年叉车司机技能竞赛冠军。

东莞市技师学院、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广东智通职业培训学院等3个具有较高办赛水平的承办(协办)单位进行办赛经验分享,促进了东莞市竞赛相关业务协会交流和整体办赛水平。

全年共举办14项职业技能竞赛

近年来,东莞市已经举办各行业技能竞赛48场,选拔技能竞赛英才874人,培养出“东莞市技术能手”326人。

仅2019年,全市就举办现代制造技术职业技能竞赛、“寻味东莞”之“美丽乡村•粤菜师傅”烹饪电视大赛、智能楼宇管理员职业技能竞赛等14项职业技能竞赛,281人获奖,其中一等奖20人,二等奖39人,三等奖87人,优秀奖135人,104人获评“东莞市技术能手”。承办第45届世赛工业控制项目和烘焙项目广东选拔赛等省级赛事,培育高技能人才积极参赛,3人次获得3个国际性竞赛金奖。

交流会上,主办方还发布了东莞技能大赛LOGO,并同时举办了技能竞赛成果展。

东莞技能大赛LOGO设计简介

大赛LOGO充分体现东莞技能大赛主题和核心形象,巧妙融入齿轮、铁锤元素,直观展现工匠精神。LOGO以“手”为基础设计元素,喻意东莞技术能手,LOGO左部三人姿势,以“人物欢呼形象”为辅助设计元素,三人成众,突出技能竞赛以参赛选手为宗旨的理念,右边部分为“G”字型,由齿轮和铁锤组合而成,结合东莞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传达东莞职业技能大赛精益求精、技能强莞理念。整个LOGO全面宣传推广莞邑工匠精神和职业技能竞赛经验,搭建技能展示交流平台,深度聚集竞赛技能人才培养成果,展现东莞各行业职工勤奋劳动的缩影,代表着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

见习编辑 关越

(作者:读特记者 刘秋伟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