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民航深圳空管站正式对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场进离港航班启动航空器尾流间隔重新分类(RECAT)实验运行,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共同成为国内首批实施RECAT的机场。新的尾流分类标准将提升跑道容量和跑道运行效率,助力深圳国际航空枢纽建设。
航空器尾流间隔是机场容量的重要限制因素,也是制约繁忙机场运行效率的因素之一。通过优化尾流间隔提高跑道容量,可在不降低安全水平的前提下,提升空域容量、提高运行效率。据了解,现行国际民航组织航空器尾流间隔标准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但随着我国航班量的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国际枢纽机场跑道容量渐趋饱和。在此背景下,在广州、深圳两地机场开展航空器尾流重新分类管制实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深圳空管站组织专业团队制定出符合中国民航发展实际的航空器尾流重新分类标准和间隔(RECAT-CN)。RECAT-CN按照最大起飞重量和翼展将航空器细分为了J、B、C、M、L五类,将尾流间隔进一步缩小,减少了航空器在空中不必要的延误时间,不仅能够节约飞机运行成本,减少碳排放量,还能够提升跑道容量和跑道运行效率,从而提升航班正常性。深圳空管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原来一条跑道上只能容纳2~3架宽体机起飞,实施新的尾流分类标准后,在相同空间内可容纳4架宽体机起飞。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