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拥堵的情况下,许多市民选择慢行的方式出行。但是,由于慢行系统建设的滞后,“慢行”的市民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快来看看市民是怎么吐槽的。
出行方式:骑自行车
问题:少有专设自行车道
2010年来深圳后,莉莉开始以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上下班。停车场内自行车车位很少,没有固定的人看守,第一辆自行车几天就被偷了。
现在的莉莉有辆小轿车,但她还是保持一周两次骑自行车上下班的频率。在她看来,骑自行车比步行快,如果不赶时间,骑行途中还可以欣赏美景。
然而,在深圳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人并不是很多。一方面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自行车不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另一方面,深圳目前很多地方没有专门的自行车道,早高峰不仅要忍受汽车尾气,还要面临机动车占道这样的问题,这都会给骑行者带来不可测的交通危险。
出行方式:踩滑板
问题:路面状况影响滑板出行
李毅从大学四年级开始玩滑板,来深圳工作的时候就干脆以滑板作为代步工具,前两年在福田保税区上班的时候,都是先搭地铁,然后踩滑板去公司。
现在李毅搬到了宝安,上班的地方离家远了,路况也不如福田好,他踩滑板去公司的频率少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李毅把滑板闲置了,周末的时候,他常会跟朋友一起在灵芝公园竞技。李毅希望深圳能像香港一样多建设滑板的公共场地和公园。
出行方式:玩平衡车
问题:路面不平易出现危险状况
华成今年8岁,读小学二年级,年前爱上了玩平衡车,现在已经能够轻松自如地拿它来代步了。
骑平衡车最好在平坦的道路上,因为它的轮子小,有坑就过不去。为了练习平衡车,华成也受过伤。前几天就摔了膝盖,破皮了。不过妈妈兰心看得很淡然,她说:“对小男孩来说,哪有不摔跤就长大的?”
对于小华成来说,用平衡车来代步,比坐小汽车有意思多了。而妈妈兰心也一直鼓励他,“坚持健康出行方式从孩子开始做起。”
出行方式:徒步
问题:5号绿道晚上8时后没灯
在福田上班的蝶舞从去年夏天开始,几乎每天都会走十八公里回到布吉的家。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徒步让蝶舞收获了健康的体魄。唯一不足之处是,有些路段车流量大,尾气也多,需要十分注意才能避免危险。
同时,也有一些经常徒步、跑步上下班的朋友告诉记者说:“从沙湾到东湖的5号绿道晚上8时后没灯。”由于慢行系统建设滞后,骑行车道和步行道经常混在一起,跑步和徒步的过程中,经常需要避开车辆,这也带来了许多危险。
来源 深圳特区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