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书店梦

晓 依
2019-11-30 13:59
摘要

如果你有书店梦,不妨看看这本肖恩的日记

《书店日记》是一本书店老板写书店的日记。这家名叫“书店”的书店,是苏格兰最大的二手书店。店主肖恩·白塞尔,将自己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一年间开书店的经历以日记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如果你有书店梦,不妨看看这本肖恩的日记。

书店早在肖恩小时候就存在,十多年过去,它还活着,只不过店主已年迈,他劝说肖恩接手,肖恩于是踏上了他的书商之旅。这一年他31岁。接下书店后,肖恩看到奥威尔的《书店回忆》。早在1936年,奥威尔就提醒有书店梦的人:局外人很容易把它想象成天堂一般的地方。但实际上,真正的爱书人少之又少。

《书店日记》 [英] 肖恩·白塞尔 著 顾真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9月版

到2014年写《书店日记》时,肖恩已经认同了奥威尔的描述:别以为二手书商的世界是一曲田园牧歌——炉火烧得很旺,你坐在扶手椅上,搁起穿着拖鞋的脚,一边抽烟斗一边读书,与此同时,络绎不绝往来的客人个个谈吐非凡,在掏出大把钞票买单前还要同你来一段充满智慧的交谈。真实情况简直可以说完全是另一个样子。

在这本日记中,每天有四个数字是肖恩铁定要记录的:网店订单、卖书的流水、顾客人数、还有订单的书在书店能找到的数目。这本账目反映了书店一天的收支平衡、经营状况,代表了一个书店的生命线。数字的变化决定着书店的压力,也改变了肖恩的心态。在日记中,他常常吐槽来书店的人。这些人分两类,一类是店里的职员,一类是来店里的顾客。

日记里,最有分量也是最有趣的,是肖恩每周开车数百英里到各地收购旧书。他隔三岔五会接到电话,某人去世了,亲属要处理一批书。这些书范围很广,除文学书外,有航空书、铁路书、遗传学原理、高尔夫球、菜谱、瘦身指南……别看门类庞杂,有的甚至我们一辈子也不会瞧上一眼,但偏偏是这种书,一转手为他赚了大钱。

每一次收书的过程,就是赌运气的过程。有时可以发现作家的签名本,或是限量版的书,一转手,高出几十倍上百倍的价格卖出。最难忘的是肖恩经手过一本画册《百合》,由英国植物学家桑顿八幅手工上色版画装订成册的,极其精美。《百合》后送到爱丁堡拍卖行,以8000英镑落槌。

肖恩眼里,每一册旧书都独一无二,混杂的“书品”下藏着不为人知的历史。一个人眼里的好书可能是另一个人眼里的坏书。尽管店里有十万册书,很多顾客还是无功而返。

肖恩书写这本日记时,网络和电商对实体书店已造成很大冲击。肖恩是电子阅读器的坚定反对者,他在店的显眼处,专门悬挂一台用猎枪击碎屏幕的Kindle,表明自己的姿态。但一方面他也乖乖地注册并登录电商平台,将书放到亚马逊上销售,每年冬天实体书店淡季时,网络订单是证明书店苟且存活的一个标志。

面对电商的冲击,肖恩也想了很多招。比如建立起会员制的读书俱乐部。一年缴纳59英镑,每月可收到一本书,一年12本书的品质由店主掌控。在书业最困难的时期,会员制让书店渡过了经济窘境。

还有举办图书节。肖恩和书商们每年组织威格敦图书节,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拉动当地经济,威格敦也因此成为英国甚至全球远近闻名的“书城”。再有,他还会尝试做一些项目,如“打开的书”,请一些人来当两周的店主,体验如何做一名书商等等。

这是一本与书相关的书,书与人,人与书,梦想与现实。它就是我们身边的日常,如街转角处的书店,本来还挺温顺友善的老板,因朝不保夕的资金状况,顾客没完没了讨价还价,脾气变得异常暴躁。正是这种琐碎的真实,让我们看到一种因书而生的情怀、姿态、勇气和坚守……

关于书之书或书店的书,近年来出版不在少数。它们自有其读者,究其原因,在这个碎化片、快餐化的阅读时代,纸质书、实体书店,甚至读书这件事变得越来越稀缺。每个读书人都有一个书店梦,这本写梦和寻梦的书,让更多的人感同身受。只不过,我读完这本书后,坚定了不能开书店的决心。因为,只有圣者,才可以去尝试。

编辑 周宏博

(作者:晓 依)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