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5亿!中集拿下国内登机桥设备单一最大订单

读特首席记者 吴德群 文/图
2019-11-28 20:44
摘要

建成后,该机场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机场、国内第二大机场、跻身为第四个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该机场预计2021年投入运行。

27日,中集天达旗下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达空港”)中标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航站楼登机桥设备项目,共计127台登机桥、68台固定桥和195台桥挂式飞机地面空调订单,订单总额5.185亿元,由此刷新了此前中集天达中标上海浦东机场三期扩建工程3亿元订单的记录,成为迄今为止国内登机桥设备市场单一最大订单。

中集天达登机桥。

据悉,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是国家“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最大民用机场,定位为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等级最高的航空港,未来将满足年旅客吞吐量9000万人次需求,成为中国面向欧洲、东南亚、南亚、中东和中亚的国际空中门户。建成后,该机场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机场、国内第二大机场、跻身为第四个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该机场预计2021年投入运行。

“深圳制造”登机桥。

天达空港副总经理陈喆表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面向全球招标世界级优秀合作者,中集天达作为全球登机桥行业当之无愧的冠军,凭借高可靠性、久经考验的设备质量,以及优秀的项目设计、执行和服务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在激烈竞争中胜出。截至目前,中集登机桥业务占全球40%左右的市场份额,业务范围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全球近300个机场,已提供或即将交付登机桥达6000多台。

天达空港国内营销中心总经理仇科说,技术方面,中集天达是全球登机桥行业当之无愧的引领者,智能化成果显著。中集天达研制的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VDGS飞机泊位引导系统,已在全球各大机场广泛使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要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人文、智慧、绿色机场,中集登机桥全球领先的智能技术有着竞争优势。同时,中集天达提供桥载飞机空调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助力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绿色机场”。

编辑 李林夕

目前,中集空港装备成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的“标配”。据悉,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成后,成都将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我国第四个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值得一提的是,这四个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的空港装备大都由中集天达提供。

9月16日,全球最大单体卫星厅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三期正式启用。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中,中集天达承建了162台登机桥。由此,中集天达包揽了上海浦东机场一期至三期的全部登机桥,也将为上海浦东机场这个设计8000万人次吞吐量的航空枢纽港承担重任。

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在这一被外媒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首”的超级工程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中集天达承建了100余座登机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南航基地2个航空货站、5台纯电动摆渡车、6辆航空食品车等多个重大项目,并以世界冠军产品品质,全面助力“金凤凰”展翅高飞。

“事实上,不仅是国内知名的航空枢纽,像荷兰阿姆斯特丹机场、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等国际知名航空枢纽,中集的空港装备都成了他们在建、扩建或新建时的‘标配’,因为都非常认可中集空港装备产品的世界冠军品质。”陈喆表示。

数字化智能时代,智慧机场已是不少国际航空枢纽正在升级或发展的方向。中集早已精准把握住了这一趋势,提前积极研发各种智能化空港装备产品,并取得积极成果。2019年9月,中集研制的全球首台无人驾驶智能登机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蒲机场正式启用,并与抵港航班飞机舱门在48秒内实现安全精准平稳对接。这款产品代表着目前登机桥智能化的最高水平。而该产品的正式启用,标志着中集天达研发的该产品标准,将成为这类产品的世界标准。

“目前,除智能登机桥外,中集天达正凭借对空港行业的深刻理解,还在积极深入探索机场其他设备的智能化。未来,中集天达也将用更多全球领先的智能空港设备,助力全球各大国际航空枢纽打造智慧机场。”陈喆表示。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吴德群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