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农民有钱还幸福,收入绝对值全省第一
读特记者 刘秋伟 文/图
2019-11-28 14:22

东莞市农民群众幸福感满满,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34元,同比增长11.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5146元,绝对值位居全省第一。

11月28日,东莞市政府举行东莞市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闻发布会,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取得的成效,作了介绍。

东莞市农业农村局(市委农办、市扶贫办)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村组两级总资产约占全省的30%

新闻发布会上,东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永忠重点介绍了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等方面工作亮点。

据了解,东莞全市农村集体资产的规模总量与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村组集体总资产1815.1亿元,村均3.26亿元,同比增长7.8%;经营纯收入138.6亿元,同比增长16.1%。村组两级总资产约占全省的30%、全国的5%。2018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人均分红约5600元,同比增长13.9%,农民获得感进一步提高。

行走东莞,我们可以看到,现代都市农业和休闲农业遍布各个镇街,比如说,位于茶山镇、有800年历史的南社明清古村落,有民居、祠堂、书院、店铺、家庙、古榕、楼阁、村墙、古井、巷道、牌楼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构成具有浓郁珠江三角洲特色的农业聚落文化景观,保留着大量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及陶塑建筑构件,入选全国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以及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再如东坑农业园,这是东坑镇政府于2006年规划4500亩土地建设而成的现代都市农业园,也是东莞市第一个建成并开园的农业园区。该园区遵循“因地制宜、保护为主、效益兼顾”的开发原则,还原埔田地区水草丰泽景象,构建万亩农田、千亩林木以及兼顾水利生态功能的美丽湖泊。如今的东坑农业园已经实现了经济、社会、效益高度融合,先后获得“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成为了该镇一张靓丽的名片。

除了东坑农业园,东莞市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还有清溪生态农业产业园区,有6个镇获评“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东莞市农业龙头企业达39家,其中,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0家,带动全国各地农户近13.8万户,帮助农户增收5.35亿元。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市30亩以上休闲农业场所120多个,创造就业岗位3000多个,2018年全年接待游客550多万人次,经营主体实现经营收入达2.2亿元。在2018年底实现50%以上次发达镇GDP突破100亿元中期目标基础上,2019年1-9月,8个次发达镇生产总值共654亿元,同比增长8.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今年1-9月,70个次发达村(社区),村组两级经营性纯收入共5.4亿元,同比增长44.7%,比全市平均增长水平高28.4个百分点,平均每个次发达村纯收入达800万元。

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2019年11月,全市共有14个镇街获评“全国文明镇”,11个镇街获评“广东省文明镇”,8个镇街获评“东莞市文明镇”,实现了文明镇全覆盖;共有494个村(社区)获评市级以上“文明村(社区)”,为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奠定坚实基础。

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生态振兴,是“五个坚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的其中一个举措,为了落实全省唯一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市创建要求,东莞市积极打造示范项目,目前正打造13个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试点、6个美丽幸福村居市级特色连片示范区、创建120个特色精品村和特色精品示范村;麻涌镇“都市田园 七彩麻涌”获评为广东20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之一,石排镇塘尾村获评为广东50个“美丽乡村特色村”之一。

作为“国家园林城市”,东莞市建成湿地公园19个,森林公园19个,镇级城市公园270个,“小山小湖”社区公园114个,美丽幸福村居389个。8个镇被认定为“广东省森林小镇”,111个村列入“全国绿色村庄”,228个社区获得“省宜居社区”称号,41个村获得“省宜居示范村庄”称号,3个村居获得“广东省名村”称号,5个项目获得“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1个镇入选“全国美丽宜居小镇”。

按照广东省关于推进“美丽家园”“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园区”“美丽廊道”的部署要求,东莞市高标准、高质量全域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其中,全市农村户厕改造率达到100%,完成改造和新建公共厕所620座,全市生活垃圾“村(社区)收集、镇街转运、市处理”的三级管理网络基本建成,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基本达到100%,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

下一步,东莞市将继续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通过开展“美丽家园”等“五个美丽”行动,创建广东省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市。

比如,通过整治乡村“两违”、着力解决农村“三线”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微改造等工作,全面提升村庄建设品质和文化内涵;通过清理田间地头的塑料垃圾和乱堆乱放杂物、彻底整治农田“看护房”、推进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等措施,开展美丽田园改造提升;通过加快开展“五清”专项行动、加强农村污水处理等措施,积极开展乡村河道两岸的风貌整治和景观打造;通过开展园区环境基础整治,全面推进村级工业园区改造升级,使村级工业园区与村庄整治同步达到干净整洁标准;以沿交通线、沿边界线、沿旅游景区、沿城市郊区等“四沿”区域为突破口,推进东莞市交通主干线生态景观走廊建设,打造岭南特色美丽乡村风光带。

见习编辑 关越

(作者:读特记者 刘秋伟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