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治共享!龙华区“基本+”探索提升居民幸福感
通讯员 郑伟文 文/图
2019-11-19 08:11

【核心提示】

龙华区是深圳的人口大区,产业大区,外来人口近九成,如何引导他们积极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形成人人参与、和谐共治的良好局面?龙华区一直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探索新模式、新方法,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努力争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尖兵。

“要坚持依靠居民、依法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深圳市龙华区北站社区时对社区治理做出重要指示。一年多以来,龙华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总结提炼近年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立足辖区居民福祉提升,锐意改革。区委政法委与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和街道广泛摸底、深入研究,制定《龙华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建设“基本+”重点措施》,并在全区六个街道全面实施。经过近半年的实践,各项改革措施稳步推进,不少创新举措取得阶段性成效,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

所谓“基本+”,一方面是文件既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建设提供一个基本框架,明确系列基本措施,同时又结合龙华区工作实际和最新社会治理理论、先进地区经验提出一些创新举措;另一方面是文件既设置了社区建设的规定动作,又允许各街道、各社区结合实际,增加自选动作。“基本+”社区治理项目包括健全组织架构“基本+”、健全参与渠道“基本+”、落实治理任务“基本+”、建设共治空间“基本+”、健全智慧平台“基本+”以及健全激励机制“基本+”六大项30小项社区治理创新举措,覆盖平安、民生、法治、文化、环境等多个领域,全方位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

龙华街道:深化“租客共治”,不断开拓社区治理新平台

龙华街道租客聊吧。

“我们按照‘基本+’社区治理项目计划,先后在龙华和福城‘一南一北’推动建立两个街道级别的社区共治中心,打造社区组织、智力、人才、服务、活动等资源链接和中转平台,建设包含融入教育、心理服务、事务咨询、力量对接、议事协商、励志空间等功能的综合性共治空间载体”,龙华区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科相关负责人表示。龙华街道社区共治中心目前已竣工并投入试运营,中心位于清湖社区工作站二、四楼,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内设办事服务窗口、党建书吧、茶水吧、四点半课堂、会议室、健身房、街道心理服务站、棋牌室、调解室以及各类参与力量联合办公室等多个功能分区,这是“基本+”社区治理项目在龙华街道打造的街道级社区共治平台。福城街道社区共治中心目前也正在紧张施工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建设。

此外,龙华街道还在原有“租客之家”基础上创建“租客聊吧”,打造服务租客新平台。“有事没事到‘租客聊吧’,聊一聊烦心事、揪心事,谈一谈好点子、新路子,已经逐渐成为租客群体间的新时尚”,今年以来,“租客聊吧”构建了多方参与的协商议事机制,解决高空抛物、儿童安全、环境卫生保护等社区日常问题,取得明显效果。同时根据群众需求常态化开展租客普惠服务活动24场,服务片区群众700人次;以楼栋为单位,开展系列志愿巡查、环保清洁、图书整理等服务约30次,参与义工约270人次。

观澜街道:首推“街长制”,深入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

观澜街道街长制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

为加强社区精细化管理,“基本+”社区治理项目在观澜街道试点实施“街长制”,所谓街长制,即进一步下沉街道公职人员到具体街区担任“街长”,牵头汇聚各级治理资源,动员党员、志愿者、社会组织、辖区居民等多方力量参与,成立街区理事会,设置街区责任公示牌,确保每个街区都“有人抓、有人管”,着力解决街区城市管理、治安管理、社区服务等方面治理难题,推进精细化管理和精准化服务,推动城市环境持续好转、社会和谐稳定。

作为首批四个试点街区之一的鳌湖艺术村,是观澜街道的一张文化名片,“街长制”实行以来,艺术村组建了“两队一联盟”、建立健全了巡查整改和公示机制、街区居民参与街区管理激励机制等,解决了许多环境和秩序问题,擦亮了艺术村的名片。陈敏茹是观澜街道新澜社区汇食街街长理事会秘书长,一上任就有商户反映升华二街和观澜大道中间隔离带影响车辆转向、掉头的问题。陈敏茹得知情况后,立即与片区人大代表取得联系,并组织相关单位人员前往调研,在摸清状况后,陈敏茹积极协调交管部门以升华二街为中心,在左右100米处分别开辟掉头路口,妥善解决了商户们关心的交通问题。

福城街道:综合施策,着力培育社区治理新品牌

福城第一课。

福城街道有着45万的常住人口,街道城中村与出租屋众多,公共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社区管理难度较大。街道按照“基本+”要求和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创新实施“福城第一课”、“政府+业主”协同共治模式、产业工人互助会等社区治理改革,强化推动力度,着力培育社区治理新品牌。

今年是“福城第一课”开办的第一年,开展以来,项目紧贴辖区群众需求,重点关注42万外来人口实际,围绕法律援助和心理健康服务,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培训,反诈、禁毒、防邪、消防等相关知识宣传等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截至目前,线下培训603场,累计培训77800余人,线上直播80000人参与,有力构建文明、安全、幸福、和谐的人文新风尚,打造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福城样本”。

澳门小区是社区协同共治的一个示范点,今年7月以来,社区党委着力推动协同共治管理模式,成立协同共治之家小组和管理办公室,形成以“政府+业主”协同共治的方式。在多方协作下,澳门小区从以前脏乱差的“外卖地”,蝶变为社区的美丽风景线。“确实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这个片区的电动车乱停放,造成堵车且占用消防通道,现在环境确实变好了很多”,这是今年年初因受不了小区“脏”“乱”“差”而搬出小区的张先生,再回到澳门小区时的真实感受。

9月初,家住茜坑社区的雷女士收到了产业工人互助会送来的1720元培训费,这是雷女士通过互助会参与社区服务的报酬。为了送自家孩子进入互助会开办的书法培训班,雷女士在得知参与社区服务可以兑换培训费用后,就利用业余时间到社区当起了义工,两个月下来,雷女士共做了40多个小时的社区服务,按照服务1小时兑换43元的比例,雷女士足额报销了孩子的书法培训费用。在互助会的推动下,一大批像雷女士这样的产业工人通过做义工服务为其子女兑换了各类培训的参训费用,充分调动了辖区社会组织、产业工人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提高社会治理效率,提升来深建设者的自信心,坚定他们扎根深圳、服务深圳、融入深圳的信念。

此外,按照“基本+”要求,其他街道纷纷创新做法,如民治街道深化社区共治联盟建设,大浪街道打造“社区驿站”便民服务平台,观湖街道构建党建引领“六位一体”花园小区治理服务体系,实现了社会治理效能的稳步提升,让“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真正落到实处。

编辑 郑蔚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