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IT产业规模约占全国1/6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发展研讨会举行

读特首席记者 吴德群 文/图
2019-11-16 21:23
摘要

她说,目前,深圳信创企业迎来良好发展机遇,深圳市政府与华为联合签署了打造深圳鲲鹏产业生态基地战略合作协议,市工信局召开了全市信创产业发展座谈会,目前正在筹备深圳市信创产业联盟,起草加快发展信创产业的政策措施,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应用试点示范

深圳年度工业增加值突破9000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得益于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11月16日在高交会上举行的深圳市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发展研讨会上透露,深圳正在筹备成立信创产业联盟 ,拟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信创应用试点。

研讨会由深圳市软件行业协会主办。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专家,以及中国长城、中兴、腾讯等企业有关负责人,就信息产业自主生态的建设从产品创新、成功案例、人才培养、软硬件合作等方面进行分享和探讨,寄望协同创新打造符合时代需求的信息产业生态。

深圳电子信息产业领跑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巡视员郑璇表示,目前,深圳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已占全国规模的1/6,领跑全国。目前,深圳有8家全国互联网百强企业,包括芯片、服务器、终端、操作系统等上下游产业链,具备良好线上产业发展基础。

她说,目前,深圳信创企业迎来良好发展机遇,深圳市政府与华为联合签署了打造深圳鲲鹏产业生态基地战略合作协议,市工信局召开了全市信创产业发展座谈会,目前正在筹备深圳市信创产业联盟,起草加快发展信创产业的政策措施,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应用试点示范。

“做信创首先要重视公共服务建设。”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副主任刘龙庚表示,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常会遇到总体难规划、产品难选择、实施无保障、运营无支撑等问题,而公共服务正是有效解决企业顾虑与疑问的重要“法宝”。几年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和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自主研发的自主空间(TEMPO平台)为解决这一问题应运而生。刘龙庚说,这一自主空间为科技企业、行业用户、产业园区、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等提供适配验证、在线开发、代码托管、应用推广、人才培养、咨询诊断等服务,为信创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保障,有效带动供需深度对接。

打造“一站式”云上鲲鹏专区

“华为聚合行业知识和人才,打造了一站式云上鲲鹏专区,提供源码托管等全套工具链和专业移植指导。”华为云鲲鹏凌云伙伴计划总经理黎荣满表示,华为携手高校培养计算产业稀缺人才,提出了“1234”政策,即2019年首批投入1千万元人民币,建设计算机核心课程实践资源;服务教师和学生2类人群,开展师资培训和创新实践;联合3类教育组织,探索鲲鹏计算产业人才培养合作模式;依照4类华为认证标准,培养计算产业“千军万马”。

黎荣满说,围绕鲲鹏处理器和昇腾AI处理器,华为实现了计算芯片全面自研,聚焦在架构创新、处理器研发和云服务三方面,在应用、AI框架、操作系统、处理器等方面提供了众多服务给伙伴企业。

前不久,华为发布“沃土2.0计划”,计划未来5年将投入15亿美元,在全球发展500万开发者,构建信息产业创新创业的沃土。他预计,2023年全球IT产值将达到2万亿美元,中国至少达到1.1万亿美元。

中国长城副总裁谷虹、中兴通讯网络技术创新行业总监陆志峰、腾讯云数据库产品总监王义成、金蝶天燕基础软件PBU总经理成勇斌、万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朱伟围绕芯片制造、数据库控制等主题发表看法。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吴德群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