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皮书发布!广东位居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指数首位

读特驻京记者 李萍 文/图
2019-11-12 20:04
摘要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及社科文献出版社在京发布《互联网经济蓝皮书: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报告(2019)》。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及社科文献出版社在京发布的《互联网经济蓝皮书: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报告(2019)》指出,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港澳台除外)发展情况的测算和分析结果显示,广东位居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指数首位。

广东互联网经济发展各指数均处在全国前列

该总报告课题组在系统梳理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概况和现有互联网经济指数的基础上,构建了互联网经济发展指数体系。蓝皮书指出,2018年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指数综合考量了我国31个省份在互联网经济供给、需求、流通和支撑方面的表现。与2017年相比,2018年我国互联网经济规模持续增长,增速有所放缓,互联网经济对各省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渗透)不断深化,各省份支撑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环境逐步改善。

排名结果显示,广东、北京、上海、浙江、山东、江苏、四川、福建8个省份互联网经济发展优势明显,互联网经济发展指数高于全国平均值(23.95),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在8个省份中,广东互联网经济发展比较均衡,各指数均处在全国前列。北京的优势在于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上海的需求指数较高,说明互联网经济市场非常活跃。

互联网经济后发省份面临 “突围”难题

同时,蓝皮书指出,2018年,我国互联网经济供给侧持续增长,需求侧逐渐释放活力,互联网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渗透不断加强,支撑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环境逐渐完善。目前,我国互联网经济省级梯队基本形成,竞争优势各异,后发省份突围存在困难。

蓝皮书指出,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已经形成了四个梯队,其中,广东、浙江、北京、上海、江苏五省份持续排名前五,互联网经济的领先优势已形成并日渐稳固,成为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第一梯队;福建、四川、山东、安徽紧随其后,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第二梯队也日渐稳定;而黑龙江、广西、甘肃等省份互联网经济发展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是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第四梯队;其余省份组成了第三梯队,代表着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所处,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的省份近年来持续保持领先,第三梯队与第四梯队的省份虽呈现出一定的名次变动与追逐态势,但仍无法形成与前两个梯队相似的规模水平或融合程度。在“梯队壁垒”日渐牢固的背景下,后发省份如何实现互联网经济“突围”成为一大难题。

同时,蓝皮书还指出,互联网经济发展整体呈现“东强西弱”态势,集群效应初现。

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规模上看,东部省份明显强于西部省份。互联网经济规模较大的省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如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福建等地,而中西部地区的互联网经济规模明显小于上述区域。长江经济带入海口、长三角城市群之间的集群效应,带动了相应区域的联动发展。另外,中原经济区、京津冀等地区的集群效应不明显,互联网经济发展优势省份并未对周边区域产生明显的带动作用。因此,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充分发挥领先省份的优势,带动周边省份发展,实现全国互联网经济更为均衡的发展。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驻京记者 李萍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