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辩论队“摘桂” ! “晨星杯”世界大学生辩论巡回赛决出高下

读特首席记者 吴德群 文/图
2019-11-07 11:26
摘要

首先是形式创新实现了跨界资源的交互,进一步提升科普科幻工作在全国高校内的深度互动,以辩论的方式与高校学生交流,以点带面推动科普工作

总决赛嘉宾合影图          

近日,2019“晨星杯”世界大学生辩论巡回赛在北京中国科幻大会上决出高下,武汉大学辩论队夺得冠军。

活动由中国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北京市政府主办,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提供支持,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与广州风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白希,著名主持人、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蒋昌建、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发起人马国宾等出席。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白希致辞            

创新形式助力“科普之翼”            

科幻是科学普及的最佳载体之一,作为中国第一支致力于科幻产业发展的公益基金——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先后树立了晨星奖、未来者说、STICK 论坛、科幻科普进校园、“凡尔纳计划”人才驻村国际交流等品牌活动。作为中国领先的科幻IP原创平台,科幻基金助力中国新生科幻人才成长,通过科幻赛事、论坛、演唱会、互动剧等更广泛的、互动的、新颖的形式,以公益、开放、多元的生态模式,撬动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多方力量,推进科学知识普及和科学精神的传播。

晨星世界大学生辩论巡回赛是2019年科幻基金全新推出的一项以高校学生群体为源点人群,以社会聚焦的热点语言类活动“辩论”为活动形式的全新科普科幻赛事,活动得到了“明星”辩手蒋昌建、路一鸣、陈铭、黄执中、周玄毅、胡渐彪、熊浩等知名辩手的支持,成为了科幻圈跨界创新的知名品牌活动。

科幻基金发起人马国宾表示,晨星杯辩论巡回赛主要实现了三个创新:首先是形式创新实现了跨界资源的交互,进一步提升科普科幻工作在全国高校内的深度互动,以辩论的方式与高校学生交流,以点带面推动科普工作;其次是平台创新,形成高校科普科幻组织的扁平化交流机制,让科普和科幻的议题从小众转化成为大众流量热点,抓住源点人群,通过辩论形式的“科技+文化”载体打造全国参与规模最广泛的科普科幻平台;第三是理念的开放创新,推动“大明星来科普”工作——联动包括蒋昌建、陈铭等中国跨界名人共同推进中国科普科幻工作。

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发起人马国宾致辞            

本届大赛特别以“学术”、“科普”、“思辨”为主题,旨在通过高校学子之间的互动交流,提升当代青年科学素养,讨论社会生活的真问题,传播启迪人心的正能量。

大赛的选手以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高校学生为主体,选手以汉语为沟通方式,以辩论为载体,进行深入交流。参赛队伍来自4个国家共计214支,手超过1500人,选手年龄跨度从80后到00后,更有大量硕士生、博士生辩手在列。经过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西安、沈阳、兰州八个分站赛长达8个月的层层选拔,十六支队伍进入总决赛。最终,武汉大学辩论队战胜南京大学辩论队,夺得冠军;南京大学廖彦霖获得全程最佳辩手。

冠军武汉大学辩论队

亚军南京大学辩论队

全程最佳辩手廖彦霖

打造青年人文化生活新矩阵          

本届“晨星杯”世界大学生辩论巡回赛,组委会依托主办方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将“科普”打造为赛事的主题与一大亮点,并邀请业内专家,精选时事要闻与学科经典议题设题。其中,既有“完美通过图灵测试的AI应否被授予法律人格”、“科学技术是不是中立的”等与科普科幻紧密相连的深度议题,也有关于“版权碰瓷”、“饭圈文化”等与社会热点息息相关的真实问题。

决赛南京大学与武汉大学热烈探讨关于人工智能的法律地位问题            

在决赛评委中,不仅有辩论界传奇名人,如知名主持人、首届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蒋昌建,知名媒体人、两届国辩全程最佳辩手黄执中;还有知识界名人,如作家、国家博物馆明星讲解员河森堡等。赛后,评委在赞赏双方辩手表现之余,从思辨、观点、科普等多个角度对决赛辩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评论分析,充分展现了辩论活动丰沛的知识内涵和深刻的精神魅力。

蒋昌建评委对场上辩手进行提问            

河森堡从科学角度点评决赛            

赛事还在八个分站赛期间,邀请思辨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公益讲座活动,覆盖现场参与人数近万,获得当地高校学生的热烈欢迎,让思辨活动的影响力落地生根,成为今年度文化思辨领域一大盛事。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教授韩鹏杰与前央视著名主持人路一鸣            

共同举办“论辩与人生”主题讲座            

在总结了以往华语辩坛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本届“晨星杯”世界大学生辩论巡回赛首创了“证据交换制度”,让每支参赛队在比赛前交换彼此的“本证”、“反证”,并严格按照学术规范制作论据清单,保证比赛场上的发言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悟。这一制度一经实施,立即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好评。

截图:知名媒体“VISTA看天下”对巡回赛赛制表示赞许

与此同时,大赛专门设置的“思虑期”、“教练指导”、“评委提问”等赛制环节,更加保证了比赛内容能针对现场的实际讨论进程而不断深化,避免了空谈、空想。

武汉大学辩论队总教练、知名学者周玄毅上台指导            

编辑 高原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吴德群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