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河生态长廊在南山中心城区铺就一幅“水城人”共融共生“美丽画卷”
大沙河畔,凉爽秋风吹响收获号角,一项具有标杆意义的生态工程——大沙河生态长廊全线贯通、正式开放,总长约13.7公里,北连长岭陂、南入深圳湾,宛如一条绿色“城市项链”,在南山中心城区铺就一幅“水城人”共融共生“美丽画卷”。
发令枪响,两岸市民赛跑、河中龙舟竞发……11月6日上午,南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现场会暨大沙河生态长廊开放活动在大沙河公园举行,宣布大沙河生态长廊全线贯通、正式开放。现场还举办“大沙河生态长廊龙舟邀请赛”决赛和大沙河生态长廊“70人环保公益跑”,吸引众多市民参与、热情点燃静谧河面。
一条河、一座城、一个湾区。大沙河生态长廊景观项目作为我市重点民生工程,秉承“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国际一流标准,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对大沙河两岸景观及绿化进行高品质提升。建成后的大沙河生态长廊通山达海、风景宜人、生态宜居、美丽宜游,连通深圳湾滨海休闲带、深圳人才公园,成为深圳最美的景观河、最大的滨水慢行系统,堪称粤港澳大湾区景观建设标杆。
城市美:
“生态优先”树立大湾区景观建设“新标杆”
大沙河生态长廊开放首日跟随市民脚步绕廊而行,阳光洒在澄澈的河面上,一路上繁花似锦、草木葱郁。“生态优先”,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推进景观项目过程中,南山区全力匠心铸造高颜值大沙河生态长廊,希望树立大湾区景观建设“新标杆”。
作为我市重点民生工程,大沙河生态长廊景观项目,于2018年1月开工建设,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对大沙河两岸景观及绿化进行高品质提升。全线共分为6个标段进行建设,其中2公里示范段于2018年9月8日建成开放。其余5个标段总长约11.7公里,于2018年12月全面启动建设,全线于2019年10月1日基本建成贯通并向市民试开放,昨日(6日)全线贯通、正式开放。
大沙河环境良好吸引珍贵鸟类前来嬉戏
一年四季花开各异,姹紫嫣红数不尽。景观绿化按照深圳打造“世界著名花城”目标为要求,近水岸区种植紫花风铃木等特色开花乔木形成具有视觉震撼的花廊,沿二级平台的主园路旁则搭配种植常绿遮荫乔木香樟,打造宜人的林荫大道,同时在节点处点缀有宫粉紫荆、凤凰木等,四季有花浪漫河滨。时下,狼尾草、铺地毛冠草等,与清澈流水相映更加柔美自然,绿树成荫游人如织。两个月后,紫花风铃木即将竞相绽放,届时满树繁花远望甚是壮观。
一天之内,白天和夜晚景色也各不同。夜幕降临,长廊灯光悄然亮起,与周边建筑群灯光交相倒映在河面上,五光十色向远处蜿蜒,河身曲线更显婀娜多姿。灯光设计也有新意,部分景观小灯影藏在栏杆植物丛中,达到了“只见光、不见灯”效果。
不同区域主题各不相同,13.7公里长廊美丽不重叠。根据沿线河道的不同特点,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大沙河分为三大不同主题进行建设。
大沙河成为市民休憩游玩最佳之地
上游从长岭陂至丽山路,主题为“学院之道”。该段穿越深圳大学城、深大、南科大等高等院校,景观设计与两侧校区建设相融、营造特有文化氛围,河流蜿蜒而下与校园风景相映成趣;沿岸设置学院赛艇练习区、水上湿地花园等节点;与校区师生的活动空间相结合,再现富有诗情画意的浪漫景观。中游从丽山路至深南大道,主题为“城市森林”。该段两岸腹地较宽,周边多为居民区,沿途有大冲公园、大沙河公园、塘朗山、九祥岭湿地公园、西丽水库等重要生态型绿地节点。设计将河道与周边绿地串联,形成穿越城市的大小不一的绿色项链,在城市腹地中营造一片生态、自然的绿色森林,带给周边居民不一样的自然体验。下游从深南大道至入海口,主题为活力水岸。该段与深圳湾公园无缝衔接,周边大部分为商业办公区域,利用宽阔的水域打造水上赛艇、龙舟赛事等水上活动区,两岸营造通透流畅的空间,节点设置有可观看赛事停留休憩的看台空间。
市民乐:
“以人为本”精雕宜居宜业宜游“民生工程”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不止是美景,大沙河生态长廊还配备一系列便民设施,为市民提供“宜居宜业宜游”良好环境。长廊建设遵循“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健康跑道、自行车道、人行步道、密林栈道、观景平台、儿童游乐区、森林舞台、游客中心、湿地公园、自然教室等主要景点及设施一应俱全,并配套设置有直饮水机、WIFI、卫生间(含母婴室及第三卫生间)、广播系统以及智能电子显示天气情况的标识牌等便民利民服务设施。
开园首日,南山区居民刘春英大姐约上三四个好友去大沙河散步。“过去岸边道路狭窄,从没想过来这散步,现在河水清澈了,道路宽敞了,以后会经常过来走走”,刘春英笑着说。
东西两岸,单车行人络绎不绝。长廊设置沿河景观廊道、人行步道、自行车道三条行道,分隔明显、各不干扰。每天傍晚六时许,附近上班的小徐总会约着同事来岸边走一圈。他说,彼时是下班高峰期,回家也拥挤,不如来这里“欣赏美景、转换心情”,即使加班也不落下。
内设书吧,环境优雅
咖啡艺廊、茶社、书吧,年轻人喜欢的交流场所也分布在两岸。书吧管理人员龚会介绍,书吧可容纳五六十人休憩。正读高二的莫凡是书吧常客。“这里氛围好,学习更容易投入。”她说,这里离家近,每周末都约同学一起来这做作业,累了可以看看书或出去走走。书吧管理人员介绍,像莫凡这样的常客不在少数,很多市民会带朋友定期来这儿聚会交流。不时,休闲场所还会推出“书本漂流”等有趣活动,让市民在活动中增进对彼此的了解,抒发对生活的热爱。
“大沙河生态长廊的建成,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舒适宜人的滨河浪漫空间”,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校长孟祥伟在昨日的开放仪式上激动地表示,站在充满文化城市青春朝气的大沙河生态长廊,和27年前第一次踏上深圳的土地一样的激动,如今更增加了一份骄傲、感恩与珍惜。
产业兴:
“绿色发展”串起区域经济发展“南北创新轴”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如何处理二者之间关系?面对城市发展的“两难悖论”,大沙河生态长廊坚守“绿色发展”理念,给出最佳实践答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大沙河生态长廊从大沙河入海口至长岭陂水库,摊开深圳地图,这条河呈倒“L”型,如一条蜿蜒美丽的“城市项链”,把南山区南北两个片区串起,构建山水相依、水城共融的城市特质。从大沙河沿岸区域来看,它将西丽湖、大学城、高新区、深圳湾串起,这是南山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黄金带”。南山区沿着大沙河,正打造一条南北走向的科技创新轴。
上游,环西丽科教城正加紧建设,高端创新要素聚集。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高校密集,片区将重点发展大学城、石壁龙、燕清溪、白石岭、西丽高铁枢纽等空间载体。
中游,留仙洞片区,打桩机声音轰鸣,[YM1] 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正吸引众多企业,成为未来引领产业高端发展的新平台。已拍地的14个社会项目中,大疆“天空之城”、优必选机器人大厦、天珑移动大厦等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正加速形成高端项目“高地”和总部型企业集聚区。作为深圳市17个重点区域之一,这里未来将形成超3000亿元的产业集群。
下游,全市六大金融集聚基地和重点楼宇之一——南山科技城,聚集“产、学、研、投、创”全链条产业资源,连接金融与科技,正释放澎湃动能。具备世界一流湾区气质的深圳湾CBD,将串联南山科技园、后海金融商务总部基地、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打造一条滨海总部经济带。
当前,南山区实施“科技创新+总部经济”双轮驱动经济发展战略,全力攻坚污染防治,以更严的管理机制监管力度打造美好生态环境,以更优的生态环境产品集聚创新智力资源,以更低的资源能源消耗支撑持续高质发展,以更高的绿色发展动能汇聚民生福利。今年前三季度,南山区GDP达4002.36亿元,增长7.6%;全区公园总数共136个,平均每万名常驻人口拥有一个公园;1至9月,南山区PM2.5平均浓度仅2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8%,“南山蓝”成为靓丽名片。绿色生态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不断转化,为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以大沙河整治为代表的城市空间重塑,正在让南山成为吸引全球人才、高端产业的“强磁场”。
【读特新闻+】
“党建+代建” 双融双促“破解难题”
——探究大沙河生态长廊建设成功之道
大沙河生态长廊景观项目,于2018年1月开工建设,全线共分为6个标段进行建设,其中2公里示范段于2018年9月8日建成开放。其余5个标段总长约11.7公里,于2018年12月全面启动建设,全线于2019年10月1日基本建成贯通并向市民试开放,昨日全线贯通、正式开放。
项目建设中存在问题多、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等难题。南山区探索出“党建+代建”新路径破解难题。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与代建单位华润(深圳)有限公司成立大沙河生态长廊景观工程项目联合临时党支部,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融入、以高质量建设为中心、以高质量创新为目标,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项目建设的强大动力,一大批党员先锋骨干带头协调问题、推进建设工作,实现了党建工作和项目建设“双融双促”。攻坚克难,把握内情,了解外情,为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排除各种干扰因素,项目开工以来,召开碰头、协调会共计178次。
工程安全从严从细。安全生产无小事,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确保不出一起责任事故、不死伤一名工友。这是每次周例会、月通报会、安全生产会反复强调的安全管理目标。加强项目安全监管,实行安全日检查机制成为工作常态,每日对项目工地进行安全检查排查,制定安全生产台账,发现问题立行立改,查漏补缺增强安全生产措施;及时上传下达,通报上级下发安全生产文件精神,建立健全的项目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工地防台风暴雨等方面的应急预案,落实防暑降温措施,全力做好极端恶劣天气防范工作,确保各项预案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工程进度分秒必争。按照大沙河生态长廊建设总体部署要求,倒排工期进度,层层落实责任,人人扛起责任,抢前抓早,干就干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快速推进。通过日督查、周例会、月通报会、协调会、考核排位、督办通知、承诺书、警示函以及及时约谈进度滞后单位等形式举措,强力推进施工进展,有效确保了项目建设按进度快速推进,并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工程质量精益求精。各参建单位认真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方针,加强事前质量交底、事中质量控制,做到四个严把关,严把材料进场关、严把技术审查关、严格按图施工、严格监理施工单位旁站制度。坚持从选材到到施工工艺严格把控,把室外铺装当做自家室内装饰一样精装修。加强现场巡查管控,强化自查自纠,不定期巡查抽查,发现质量问题立行立改。同时重视施工细节及局部细节处理,做好各工种及施工界面的无缝衔接,取得了较好的质量控制效果,确保项目高质量建成。
编辑 赵偲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