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观外媒 | 外媒动向
2021-06-11 15:59

辜晓进主持

“进观外媒”专栏邀请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著名媒体专家辜晓进先生主持。一直密切关注全球媒体最新走向并保持高度敏感的辜晓进,在专栏中以“快、新、精”的原则编发国外新闻传媒的最新动态,其中很多是他亲自翻译的独家信息。

贝佐斯给新闻业三点忠告:精彩有趣保持正确吸引读者付费

这三点忠告是亚马逊创始人和华盛顿邮报老板贝佐斯6月21日在意大利都灵关于纸媒未来的一个会议上提出的。该会议恰逢意大利全国主流报纸《新闻报》(LaStamps)创刊150周年。纽约时报公司CEO马克•汤姆森、新闻集团CEO罗伯特•汤姆森以及赫芬顿邮报总编辑莉迪亚•波尔格林等媒体大腕也出席了会议。

"当你们撰写新闻时,务必要做到精彩有趣、保持正确、吸引读者付费。”贝佐斯在演讲中提醒新闻业者说,"信息产业用了20年时间让世人接受新闻应当免费的观念。而事实是,读者更聪明。他们知道高质量的新闻是高成本生产出来的,他们会为此付费,而你们需要引导他们这么做。"他说:“盈利要建立在开拓发展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压缩倒退的基础上。”他透露,华盛顿邮报今年将扭亏为盈,秉持的就是这一理念。这两年该报已经增加了140位记者,技术团队的人数也不断增加。

(辜晓进编译自www.newsmax.comJune21,2017)

欧洲兴起事实核査机构

作为内容安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核查新闻日渐成为数字时代辨别虚假新闻的有效举措。路透社研究院最近发布了《欧洲事实核查机构的兴起》。现在,欧洲20多个国家活跃着至少34个长期做政治事实核查的机构。调查显示,他们的组织模式主要分为两种:北欧和西欧主要以依附于传统新闻媒体的模式为主,东欧和南欧则是以NG0(非政府组织)建立的独立调查机构为主。

第一种模式:尽管只有少量的事实核查组织依附于知名媒体机构,但他们仍然是政治类事实核查的主要来源,因为传统新闻媒体在媒体资源和影响力上有巨大的优势。事实核查机构在吸引受众的同时也依赖于媒体的资金来源。这一模式在西欧最为流行。

第二种模式:大多数事实核查机构独立于知名媒体组织,而是由NG0支持,这一模式盛行于东欧。他们通常雇佣记者,但是缺乏固定的媒体资源和稳定的受众,其优势在于不受商业组织运营的限制。他们也会和大学合作,一些学生会作为志愿者参与到事实核查过程中。

大多数事实核查从业者的自我定位大致分为三种:记者、改革者、专家学者。独立的事实核查员都遵循相同的工作模式:涉及政治内容的说法都需要核查;核查时需要寻找可靠的数据和独立的专家;工作流程保持透明等。调查中60%的机构用顺序量表(ordinalscales)来评估某个说法的真实程度。

(转引自“德外5号”公众号,胡馨予编译,2017年6月160)

时代周刊集团拟裁300人  英国分公司遭打击最重

美国时代周刊出版集团计划在全球范围裁员300人,以确保公司“回到正增长和良性发展状态”,其英国机构受到的冲击可能最大。集团总裁兼CEORichBattista表示,此次裁减幅度相当于集团在美国的7000名员工的4%。时代集团在英国有50种期刊,包括《魅力惠》英国版、《新音乐快递》(NME)、《妇女》《电视时代》等。这些期刊原隶属有150年历史的国际出版媒体集团(IPCMedia),后者于2001年被时代集团兼并,又于2014年改组为时代集团英国公司。

《纽约邮报》援引原IPCMedia员工消息称,此次裁员影响最大的将是英国公司,大约会减少100个岗位,但他们会被邀请去申请30-40个新工作机会。另有信源透露,被裁减的300员工中的40%可以自愿享受“买断套餐”(buyoutpackages)的待遇。

Battista在一份给员工的备忘录里表示:“我曾多次提起过,时代集团是一家在产业剧烈变革背景下快速转型的公司。转型需要时间和耐心,但更需要我们在一些关键性的战略领域加快发展。这些领域包括视频、原生广告、品牌延伸以及保持纸媒稳定。”

(辜晓进编译自www.pressgazette.co.ukJune14,2017)

传媒行业:盈利模式的转型

从弹窗广告到付费墙,媒体在面对盈利急剧下降的“寒冬期”时施展了各种手段力图自救。2016年由于总统大选的助推,新闻业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但是其收益并不足以支撑每天的海量报道和成千上万记者进行实地采访所付出的成本,更难以恢复新闻业往日的荣光。事实上,自2004年至2014年,新闻业赖以生存的广告锐减了300亿美金,数字广告的出现仅仅填补了2亿美金的缺口。面对岌岌可危的形势,传媒业一一特别是日薄西山的新闻业一一开始寻找新的盈利模式。

1.追求专业化的利基新闻(nichejournalism)(指小众、细分或垂直的新闻领域一一编者注)。利基新闻来源于市场营销领域的利基市场(nichemarket)理论。这一理论强调寻找被大企业所忽略的某些细分市场。这些细分市场具有一定的受众基础和盈利价值,但被把控市场的少数大企业所忽略,缺乏良好的服务体系。由于利基市场的存在,使得利基新闻成为一个潜在的新盈利突破口。

2.追求影响力而非关注度。所有媒体都希望拥有更广的受众群、更大的影响力、更多的读者。影响力是新闻业的根基,是其目标和作用的基础,而增长则是所有商业模型长期发挥作用的基础。但在2017年,单纯对关注度增长的追求将会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对影响力增长的追求。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英国脱欧、纸媒广告收入两位数下滑、数字广告收入只集中在两大互联网平台(Google和Facebook)等。在2016年,新闻媒体的广告收入变少了,有影响力的媒体也变少了。伴随着对点击量和关注度愈发激烈的竞争以及愈发不可预测的新闻发布和搜索结果排名,媒体的控制力不断被瓦解。因此在2017年,新闻媒体需要关注的是增长的动力来源。它们需要竞争的不是关注度,而是读者忠诚度。未来只有具有高用户粘性的媒体才有可能实现长远的发展。

(转引自《清华全球传播》公众号,王沛楠等编译,2017年6月20日)

新闻业被要求重建真相标准

受众的分层化和假新闻的甚嚣尘上导致极端性后果,即大大弱化了社区民众从观点中区分信息和沟通讨论、分享对公众利益的关切的能力,而这恰是任何民族或社会凝聚团结的基本力量。阿根廷媒体协会主席DanielDessein最近撰文做如上评论。

他说,近几个月来,人们对"后真相”(post-truth)有多种解释,这是被牛津词典评为"2016年词汇”的热词。在2016年的美国大选中,用户与假新闻的互动量超越了专业媒体经审核检验而慎重生产的新闻数量,受众被伴随着谣言和不确定信息的偏好、成见、意识形态不断碎片化,已深刻影响到民主的质量和愿景。这使得新闻业重新受到重视。

新闻生产曾在其诞生初期的新闻短缺时代扮演着信息供应中心的角色。如今,在真相标准被各类杂乱信息所消解的时代,新闻业正被要求重建真相标准,更新有效新闻的价值。良莠难分、真假杂陈的信息传播现象,其本身就是显露传媒作用的社会教科书。

(辜晓进编译自www.thebubble.comJune21,2017)

华盛顿邮报用人工智能追踪网络评论

有些新闻媒体正在扼杀评论功能,而有些则打开了网上评论的泄洪闸。华盛顿邮报属于后者,现在其发布的新闻每月获得超过100万的评论量。该报正和纽约时报一样,开始运用人工智能(AI)和自动化工具去追踪和管理这些评论。该报工程团队新设计的自动工具ModBot可以与人工管理者配合,按某种标准过滤新评论,还能够将这些评论分解归类,并标示有违该报讨论政策的程度。为了“训练”ModBot的算法能力,工程师们将"冲突性”评论(人工管理与算法矛盾)发送给人工管理者审核,然后再反馈给机器人ModBoto该报数字新闻项目主任GreyBarber说:"每一个决定都会令算法更加聪明,这是最让我们兴奋不已的。”

目前该报通过第三方合作雇佣了一个团队专门从事网络评论的监控管理。管理者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确定评论被通过或被删除之间的界限,同时也建立一些简单规则防范污秽或诽谤性语言。机器人已开始介入对评论的审核,决定其是否可以通过。Barber表示,这些工具将令华盛顿邮报建立与读者之间更深的粘合关系。

(辜晓进编译自www.poynter.orgJune22,2017)

纽约时报日处理评论1.2万条

纽约时报上周宣布,将大力拓展自动化技术以向读者评论开放更多文章。利用与Google母公司阿尔法特共同开发的“主持人”(Moderator)系统,时报拟将开放评论的文章由目前的10%大大扩展至80%(今年年底前)。该系统已经被训练成可以输入并处理大量评论的机器人,其速度比过去10年人工处理快1600万倍。这些处理结果被用来构建决定评论优先处理顺序的算法体系。

时报网络评论的处理由社区部负责。该部主编BasseyEtlm领导着一个由14名全职评论管理者组成的团队,目前日处理评论达1.2万条。由于处理过程复杂,目前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处理这么多评论。这些管理者并非仅仅筛查那些谩骂或威胁性语句,而是寻求创建一个让读者讨论新闻、交流思想的高端平台并监管争论各方的反馈。Etim称其为"高水平的内容审核”。这一工作在特朗普竞选时期尤为复杂。那时不仅评论量很大,而且在热火朝天的政治背景中,更难以界定哪些属于煽动性话语。

(辜晓进编译自digiday.comJune19,2017)

日本组建事实核査共同体

尽管“事实核查”在其邻居韩国已成为被广泛认知的热词,日本却对此漠不关心,公共数据或新闻信息常常不经检验而在全国畅行无阻。由学界、新闻记者和非盈利组织构成的一个团体正试图改变这一状况。一个名为"日本事实核查发起组织”(FIJ)的网络组织今天在东京成立并上线。该机构致力于鼓励媒体组织和其他机构向“扩散假新闻和可疑新闻的行为"宣战。机构创办人之一柳井说:“我们今年的计划是通过开展一系列实战性试验,建立事实核查者的工作指南,并开发一些技术工具为他们提供支持。”

尽管日本似乎不像其他国家那样广泛受到假新闻的困扰,但包括《朝日新闻》《读卖新闻》在内的全国主流报纸犯的很多错误还是引起对新闻标准的全国性争论。2014年,日本第二大报纸《朝日新闻》就曾撤回一条关于福岛核电站的"独家报道”。日本最大报纸《读卖新闻》也曾因撤销关于一位日本医学家错误地表示其“成功地实施了全球第一例用干细胞进行的心脏移植手术”的系列报道而处境尴尬。日本新闻研究院去年完成的一项调查表明,对媒体的公众信任已经降至2008年以来的最低点。

(辜晓进编译自www.poynter.orgJune21,2017)

泰晤士报注册用户突破120万

像很多报纸一样,伦敦泰晤士报一直致力于发展收费用户,但向非该报读者推销订阅信息的方式常常并不奏效。于是该报改变策略,先收起收费订阅的吆喝,集中力量鼓励人们成为免费注册的用户,并将此作为通往收费目标的第一站。去年,该报用6个月的时间进行严密的试验,以了解人们面对只能免费

阅读2篇文章的硬性付费墙的态度。当阅读完当月第二篇免费文章时,网站给予了免费注册的提示。此举出人意料地让大量“碰墙”后离开的读者愿意成为注册用户,半年内增加了120万注册者。而且调查表明,这些注册者中有意向付费者是未注册者的4倍。

泰晤士报目前有43万付费订户,其中18.5万为数字订户。"如果我们将那些匿名用户推向付费道路,他们往往会反弹。我们通常会在30天之内不断发送提示,但他们很多并不买账。我们就是想填补收费和付费之间的鸿沟。”该报执行董事ChrisDuncan说。该报指定分别来自市场营销、新闻编辑、用户发展和产品开发等部门的8位员工,让他们确定哪些文章最能提升用户的注册兴趣,以及在社交媒体平台如何推广这些文章以扩大注册面。

(辜晓进编译自digiday.com,June21,2017)

《卫报》设立“首席用户官"

卫报新闻与媒体集团(GNM)刚任命安娜•贝特森为新设立的“首席用户官”(chiefcustomerofficer)。该报目前拥有23万付费用户和18.5万数字与纸媒发行量。贝特森的职责是"监管《卫报》品牌和该报所有市场行为”,同时履行针对用户、订户和开发项目的相关职责。她也负责与Google和Facebook等科技企业的合作。贝特森曾在旧金山为Google和Youtube做用户市场营销,去年12月被聘为GNM分管平台与合作的副总裁。

贝特森接受任命后表示:“在《卫报》的时光是最令人兴奋的,因为其'读者优先战略'遥遥领先于很多新闻机构。我们大胆创立会员制的做法正在获得回报。我非常高兴能掌管我们这支专注用户的团队,并期望通过它构建更深层次的用户关系,帮助《卫报》发展新的创收领域。”目前,《卫报》用户每月只要支付5英镑,即可获得包括无广告移动客户端在内的数字服务。

(辜晓进编译自www.pressgazette.co.ukJune19,2017)

编辑 刁瑜文  审读  李 诚  审核 詹婉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