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三体》、《流浪地球》的作品的热销,引发了新一轮华语科幻热潮。10月18日至19日,“中国科幻文学四大天王”中的王晋康、何夕,中国唯一科幻博导、科幻作家吴岩、凌晨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余名中国顶尖科幻作家走进位于安徽合肥高新区的中国声谷,展开“游中国声谷·探量子中心”活动。科幻作家们先后参观了中国声谷、科大讯飞、量子总控中心、中科类脑等十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并从各自角度对技术应用和城市发展建言献策。
此次活动启动上,著名科幻作家、“中国科幻文学四大天王”之一的王晋康在致辞中表示,合肥高新区拥有科大讯飞等高科技企业,创新成果丰富,希望在活动期间,更多了解合肥高新区的创新魅力。
随后,在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兼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唯一科幻博导吴岩首先做了题为《中国科幻:从过去到未来》的讲座,全面介绍了中国科幻的历史,描绘了其未来发展图景。王晋康、何夕,安徽省作协会员、少儿科幻重文学流派代表作家马传思等科幻作家们,先后前往中国声谷、科大讯飞、中科大先研院、中科类脑、量子总控中心、科大国盾等科研院所和企业进行实地探访,近距离了解合肥高新区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10月19日,作家们还前往了本源量子、国仪量子、中盛溯源、阳光电源、Arm物联网创新中心、华米科技、科大国创等处,继续感受合肥高新区的创新魅力。
科幻作家、科幻文学评论者、科幻文学翻译者丁丁虫说:“这两天在中国声谷参观了很多高新科技企业,特别是一些量子前沿技术企业以及做生物医药、人体干细胞这样的公司,让我们感受到合肥高新区在科技前沿发展方面做得非常先进。”科幻童书作家、中国作家网创建人之一的超侠表示,走进真正的高科技企业,深入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让科幻作家产生更加丰富的想象力,对作家未来的创作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次的参观对我触动很大,如今的高科技发展已经超过了一些科幻作品的描述,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90后科幻作家领军人物阿缺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通过这两天的参观体验,我深切感受到这句话在合肥高新区得到了印证。”中国科幻四大天王之一的何夕表示,与高科技的亲密接触必将对科幻创作产生促进作用。
科幻作家、科幻翻译家顾备对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方面的成果以及量子企业的量子测量技术连连称赞。她提出,未来科大讯飞可以利用对汉语的理解加强文学翻译方向的研究,“现在海外的商务翻译做得已经很好了,但对文学翻译方面的研究比较差,希望科大讯飞可以在利用对汉语理解的独特优势,做大做强文学翻译。”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