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岗发生多起“注销校园贷”诈骗案,受害大学毕业生人均被骗4.5万元

深圳新闻网
2019-10-17 16:48
摘要

龙岗区涉“注销校园贷”诈骗发案95宗,其中仅冒充“分期乐客服”诈骗就达到41宗。涉案金额300余万元,人均损失4.5万元。

近期,一种专门针对90后大学毕业生,被业内称为“注销校园款账户”的新型诈骗手席卷全国,多地警方陆续发出提醒。

多地警方发布防范提醒

而作为一线城市的深圳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以深圳龙岗为例,仅8月份以来,涉“注销校园贷”诈骗发案95宗,其中仅冒充“分期乐客服”诈骗就达到41宗。涉案金额300余万元,人均损失4.5万元。

什么是“注销校园贷”诈骗?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为何屡屡中招?我们用一个真实案例一窥究竟。

接到“客服”电话,个人征信将受影响

24岁的陈林(化名)目前在龙岗一家IT公司工作。8月4日,他接到一个“1859021XXXX”的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分期乐”网贷平台的客服经理。“经显示,您于2015年6月在分期乐平台贷款7千元。目前国家正严厉打击“校园贷”行为,现在需要协助我们将您的贷款账户注销,否则将影响您的征信记录。

而陈林确实在大学期间通过分期乐平台贷款买过一台电脑。随后客服又准确说出了陈林的身份证号、毕业学校和家庭住址,甚至报出了其父母的联系方式。并强调:如果不及时注销账户,删除“校园贷”记录,就会影响征信记录,将来购房购车都将受到影响。各种信息都对的上,陈林随即添加了对方的QQ(昵称:分期乐客服中心)。

骗子冒充“分期乐”客服的QQ页面

对方称销户需要先将账户中的可用额度“清零”。(所谓“清零”:指注册借贷APP后,平台会显示可贷款额度,全额贷款后,贷款额度将显示为零)之后将贷出的钱转账到分期乐公司的“安全账户”,客服就可以在后台操作销户。

已深信不疑的陈林通过自己的分期乐账户全额贷款了1.5万元,随后转入到客服提供的一个私人银行账户中。可套路并未就此结束。“客服”再次联系陈林,称查询到他的分期乐账户还关联了“某团借钱”、“某联金融”等多个网贷平台,需要将这些平台全部“清零”才能销户。于是陈林又在另两个平台贷款2.8万元,并按要求转账到“安全账户”。直到陈林开始警觉,对方迅速将其拉黑。

套路环环相扣,不由得你不信

和陈林一样被骗的大有人在,而受损最多的一个受害人竟连续在14个平台贷款44万元,并全部转入“安全账户”。

警方深入调查后,易受损人群画像和诈骗套路逐渐清晰。

受害群体:90后大学生毕业生,分为三种情况:确有“校园贷”经历,骗子称需清除贷款记录并销户;仅注册过贷款平台,骗子称需清除“注册记录”;没贷过款也没注册过,骗子会称你的信息被冒用,仍需销户。

诈骗手段:来电冒充借贷平台客服,诱导添加QQ要求注销贷款账户、清空贷款额度;准确说出个人信息和贷款信息;提供平台营业执照、客服工作证、身份证;要求在开户平台贷款,转入“安全账户”;诱导从其他贷款平台继续借贷转账;以“影响征信”、“以后无机会销户”等说辞恐吓。

符合三个条件,是绝对高危人群

从发案数据分析,“注销校园贷”诈骗进入8月份后迅速呈现“井喷”态势,且尚未出现下降拐点。

龙岗区发案走势图

从作案手段分析,骗子之所以屡屡得手,关键在于对受害人实施精准诈骗。当骗子能够准确说出你的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家庭住址、毕业院校、校园贷记录、甚至你父母的联系方式,并以“影响征信”威胁哄骗时,初入社会的毕业生很难不恐惧慌乱。而相关网络借贷平台用户信息是如何被窃取的,目前尚不得而知。从受害者画像分析,符合以下三种条件的,是该类诈骗的绝对高危人群,接到诈骗电话的风险也最高。少数80后,90后居多;少数在校大学生,毕业生居多;有过校园贷记录或平台注册记录。

警方提醒

“能消除不良记录”、“花钱就能恢复征信”的都是骗子!个人征信无法人为修改,如果对个人征信有疑问,可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https://www.pbccrc.org.cn/)!即便多地警方均发出预警,但尚未接收到提醒信息的市民仍占多数,尤其是碎片化阅读特征更明显的90后群体。

编辑 廖锦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