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雪龙2”号公众开放日活动举行,首批幸运的市民登上“雪龙2”号,感受这艘即将奔赴南极巨轮的温度,触碰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破冰船的质感。登船参观的市民中有老人,也有孩子,年龄最大的92岁,年龄最小的不足6岁。他们看到我国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都感到无比的自豪。
退休干部陈先生今年71岁,他曾是中信海直的一名直升机驾驶员,参加过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也曾参加过汶川地震救援,获得过国家级的嘉奖,目前仍在一个直升机训练基地做指导。这位“老南极人”对南极科考有着特殊的感情,现在即使退休了,仍然关注着中国的南极科考事业。他告诉记者,这次他带着三个朋友登上“雪龙2”号,一是看看曾经在一起工作过的南极科考队的老朋友、老战友,同时也要看看中国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以前的南极科考船都是从国外买来的,现在中国有了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而且性能更优越。比如“雪龙2”号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实现双向破冰,这对极地科考将提供极大的帮助。看到这样的变化,作为一名老南极人,他感觉到很骄傲。
市民周先生带着妻子和两个学龄前的孩子也登上了“雪龙2”号,孩子好奇地问这问那,周先生耐心地给予解答。他告诉记者,自己是从事海事通讯事业的,平时也比较喜欢研究极地科考。在上一次“雪龙”号科考船停泊盐田港时,他曾经登船看过,这次“雪龙2”号停泊深圳,机会很难得,所以带着家人和孩子一起过来,看看我国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船,感受科研的气氛和中国极地科考事业的进步,这对孩子也是一种科普教育。
据了解,“雪龙2”号建造工程由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组织实施,芬兰阿克北极有限公司承担基本设计,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开展详细设计,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造。双向破冰是“雪龙2”号最大的亮点。我国极地科考主要选择在南北极海冰较少的夏季开展,即便如此,部分极地海域仍常年冰封,而现役“雪龙”船破冰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极地学科考察的需求。“雪龙2”号采用两台7.5MW破冰型吊舱推进器,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
见习编辑 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