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完一口牙,贵过买宝马!为了省下”宝马钱“,更为了市民的一口好牙,10月10日,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口腔保健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妇幼口腔规范化保健理念及原则”国家级继教班在深圳举行。作为业内最高级别的会议,这场妇幼口腔界的”华山论剑“也是首次在深圳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深圳市儿童龋患情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68%,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31%。孕妇的口腔疾病不及时治疗导致早产、流产的情况时有发生。
10个深圳娃里7个有龋齿
在本次会议上,儿童口腔疾病低龄化成为一大关注点。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儿童吃的喝的更甜了,食物也更精细了。此外,很多家长都喜欢嘴对嘴给孩子喂东西吃,这些原因都让儿童们得口腔疾病的年龄提前。”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口腔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强表示。
2018年深圳市全人群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岁儿童龋齿发生率超过68%,这意味着10个小朋友中有7个有龋病;12岁儿童龋病发生率超过30%。龋齿逐渐呈现低龄化趋势,不单单需要治疗,预防更关键。
面对龋齿低龄化的问题,预防成了最好的解决之道,因此,会议也开设“专场”,对约两百名幼儿园园医现场进行刷牙培训和考试。
“我们发现,一些幼儿园园医在刷牙的操作上也有不到位的情况,比如刷牙的正确方式,刷牙的时间是不是有三分钟,刷牙时候要不要刷舌苔。通过现场培训后,我们还会在机器上对深圳的幼儿园园医进行考试,直接现场出成绩。”张强说。
此外,近年来,深圳通过在幼儿园、小学推行窝沟封闭预防龋齿低龄化。“一般来说,孩子在5到6岁的时候就开始换牙,也就是大约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所以我们建议家长,在孩子换牙的时候,要及时进行窝沟封闭。不要错过最佳时间。”张强表示道。
孕妇患口腔病或可导致流产
牙齿的问题,不仅仅只和口腔科有关,还和产科、呼吸科、麻醉科等息息相关。而在会议上,通过跨学科“头脑风暴”,一起组团打怪。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这并非耸人听闻,对于孕妇来说,牙疼起来,或许真的能要命。
“都说‛生了一个娃,掉一颗牙’。调查显示,七成的孕妇都有牙龈炎等问题,但大部分不了解,这些口腔疾病也是导致孕妇流产、早产的一个原因。”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医师牛建民坦言,牙周炎的致病细菌以及它产生的毒性代谢产物,都会通过溃疡糜烂的牙龈内壁进入血液,随着血液进一步的扩散流动到身体各个部位,就有可能侵入胎盘,造成早产、流产。
据牛建民介绍,妊娠期孕妇如果患有牙周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普通孕妇的1.5—2.8倍,子痫前期风险升高2.2—2.7倍,婴儿早产、低体重风险也提升一倍左右。此外,从远期来看,孕妇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提高。
面对这样的情况,跨学科合作正成为一条新路径。
“术业有专攻,口腔科医生不懂产科,产科医生也不懂口腔科,但我们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保障孕妇和孩子的健康、安全,所以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交流。”牛建民说,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医院将口腔科、产科、内科等科室联合起来组建多学科门诊,通过建立机制排查、管理孕产妇的健康。
全国顶尖口腔专家“深圳论剑”
既然是顶级会议,怎能少得了大咖,本次会议也不例外,其中就包括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学术院长周学东。
作为国内最“资深”的口腔医院院长,周学东担任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院长达20多年,她也是我国口腔医学龋病学专业第一位博士。
除了周学东外,来自全国各地妇幼口腔界约400名顶尖专家也汇聚深圳,包括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北京和睦家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等。
“口腔健康在整体健康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作为高度重视公共卫生项目的城市,深圳在妇女儿童的口腔保健上大有可为。本次会议的召开,对于深圳构建妇女儿童口腔保健以及防治防御体系有重大的意义。”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姚吉龙表示,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到深圳授课,现场进行口腔领域的学术和临床经验分享交流,让国内口腔从业医生有机会掌握国内最前沿的口腔保健和防控技术。
编辑 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