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的首期金融科技师(CFT)认证培训在深圳大学开班。该项目旨在为行业提供国际接轨的金融科技从业人员顶级能力认证,打造“培、考、战、评”四位一体的高端金融科技人才认证体系。首期学员共有350名。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潘光伟致辞。
6月份,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四方共同签署了“金融科技师”认证项目合作备忘录,开启了行业先河,率先在改革开放前沿深圳合作发起并试点推出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师(CFT)认证培训示范项目。这也是在央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后,中国银行业协会围绕金融科技战略规划和发展需要,加大金融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为金融科技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有力举措。
开班仪式后,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潘光伟与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建设银行总行信息总监金磐石分别为全体学员授课。潘光伟表示,金融科技师(CFT)认证培训开班是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是贯彻落实中央培养金融高端人才要求的举措,将为金融机构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据了解,此次项目以培养“懂业务、懂技术、懂产品”并具备合规底线的高端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为总目标,培训在教学案例方面进行了突破创新,整理收集了金融科技在零售、对公、运营、风控等多场景的几十个优秀案例,收集对象包括6家国有大行、12家股份制银行和部分有优秀项目的城商行及村镇银行,形成6+12+X的组合。
该项目坚持以培养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采用“1+X” mini-MBA项目精英培养模式,采取“案例教学+综合考核”的实施形式,以实际案例教学提升学员金融科技实际应用能力。授课形式上,除理论课外,其余板块课程采用1+X的形式,即1位高校老师讲解基础理论及总结,同时邀请X个精选应用案例项目负责人分享,让学员形成完整的知识闭环。
该项目还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则,认证内容要针对瓶颈和短板问题,以金融科技的应用技术为核心,全面覆盖主要金融科技ABCDI(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同时,还将以圆桌讨论和现场调研形式,分享权威专家和行业大咖对我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发展趋势的精彩观点。
首期认证培训班相关老师介绍,本次授课计划采用面授教学,每周一天,总计60学时,共十天,历时三个月。经过选拔获得培训机会的学员在教学结束后进行考试,通过考试和专家评审的学员将获得中国银行业协会颁发的首期“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师”认证培训结业证书,优秀学员将入选中国银行业高级金融科技人才库。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