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 | 38位青年艺术家呈现不一样的“毕业展”
记者 尹春芳
2016-09-25 19:59

由OCAT主办、华·美术馆承办,樊林策划的“命名:权力与游戏——新视觉艺术节2016”24日在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C2展厅启动。来自不同院校的38位青年艺术家的37件作品引导观众以敏锐的触觉来感知一个真实艺术生态中最为活跃的一环。

顾秀华作品《复归自然》之三 45cmx60cm 木口木刻 2015

顾秀华作品《复归自然》之三 

OCAT总馆长栾倩开幕式上介绍,“新视觉艺术节”系列展览始于2004年,已连续十二年呈现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毕业生的优秀作品。随着艺术环境的不断变化,OCAT和华·美术馆也在不断调整这一系列展览的思路与理念,不仅为呈现每年国内当代艺术教育的现状和结果,邀请策划人在更为广泛的范围中甄选艺术家和作品形成展览,而且还更多地观察到青年艺术家自身的困惑,关注这些作品背后所包含的隐性逻辑。

安妮塔·切科娃(ANITA TSEKOVA)作品《思-6Ρ路 - 迁移的边界》57cmx46cm 丝网 2016

安妮塔·切科娃(ANITA TSEKOVA)作品《思-6Ρ路 - 迁移的边界》

本届展览邀请樊林担任策展人。以“命名:权力与游戏”为题,从面临毕业的准艺术家对自己作品的命名现象入手,引入到对“学院教育体系”的历史回溯、反思和重新认知。集中呈现青年艺术家们对经典语言和思考的“审慎的遵从”与“冒犯的姿态”。

李波作品《屏幕时间-2013.06.08 1230-1427》,尺寸可变,录像、绘画、装置,2016

李波作品《屏幕时间-2013.06.08 1230-1427》

樊林告诉记者,毕业作品展的深长意味,在于通过一次显示,明确年轻人获得“艺术家”身份的重要时刻。当下学院教育仍然是年轻艺术家成长过程的重要环节,而在创新的艺术家可以不需要依靠学院的认同而发展自己的艺术表现方式的今天,学院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否会继续作为那些适应传统与保守的艺术家的温床而存在?年轻艺术家当中的创作现象是一个可观测评判学院体系的渠道。

<p><p>孟晓阳作品《一个未命名的公园》1</p></p>50cmx400cm 布面油画 2015-2016 - 复件

孟晓阳作品《一个未命名的公园》

“希望借助勇敢自我命名、突破边界的艺术家的生长态势,回顾和意识到艺术教育中的困境和突破,通过美术馆在艺术家和社会之间建立起方式合理、结合现实的沟通。”樊林表示。

林方略作品《观众席》4m × 13m,丙烯颜料 , 木片 , 扎带,2016

林方略作品《观众席》

“新视觉艺术节2016”展示并且讨论这些具有“思辨性创造能力”的艺术青年的坚持以及有趣的偏离。他们或擅长将自我造型能力与艺术史发生关联,完成自我叙事,或执着于创作的非目的性,相对清醒地保持着对自身独立性的警惕。展览一方面突出个体如何努力展开自我的想象与建构,另一方面尽量呈现个体与整个教育背景和群体间的关系。

薛舒文作品,《咣》,2m x 1.06m x 0.8m,陶瓷、自动贩卖机,2016

薛舒文作品《咣》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1月4日。

见习编辑 古意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