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亮:建设深圳的基建工程兵

2019-09-17 17:55
摘要

李洪亮寄语青少年:一个人光是身体强大是不够的,要用知识不断充实自我。遇到困难,不要气馁,勇敢面对,希望你们从小要有爱心,学会感恩,感恩生育养育我们成长的父母,感恩百般呵护我们的家园。

采访对象:李洪亮,陕西人,中共党员,1969年4月入伍,1970年12月入党。原基建工程兵副营职技师。1983年南下深圳进行特区建设,退休前曾任建业集团房管部部长、工会主席、支部书记。退休后曾任社区综合党委副书记、党建联络员、支部书记、邻里互助会理事长、街道老协秘书长。

小记者:欧欣妍,福田区皇岗中学初一学生。

难忘军营生涯,驰骋长城内外

小记者:李爷爷,您好!您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您的人生经历吗?

李洪亮:我出生于陕西农村一个贫寒的家庭,1969年4月应征入伍,来到祖国的大西北——甘肃省嘉峪关搞三线建设。那里是万里长城的尽头,春风不变的地方,真是“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跄”的荒漠戈壁。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战,建成了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河西走廊的一颗明珠——酒泉钢铁公司。嘉峪关成为甘肃省仅次于兰州的第二大城市。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需要哪安家。1974年我们响应祖国的召唤,又来到了万里长城的东端河北省迁安县,为钢铁元帅升帐,进行首都钢铁公司的矿山建设,再添砖瓦。1976年唐山大地震,百年老城变成一片废墟。我们又投入了抗震救灾,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奉献力量。经过八年奋斗,我们又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了一个崭新的唐山,一座新城拔地而起,打破了西方国家要把唐山从地球上抹掉的鬼话。我为自己能成为这支能工能战、劳武结合、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英雄部队一员而骄傲。1982年,大潮起珠江,改革开放的号角又一次在南海之澳吹响,我们义无反顾,打起背包,乘坐南下的列车来到与香港一桥之隔的深圳。

蛮荒之地创业,特区再立新功

小记者:您们当时来深圳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李洪亮:刚来深圳时,百废待兴。田地荒芜,到处是坟丘、瓦罐,比人高的野草,经常有蛇鼠从脚下出没。整个深圳没有一条象样的路,哪有今天的深南大道,繁花似锦,那时的深南大道,都是沙石铺成,雨天泥浆,晴天尘土飞扬。

刚来深圳时吃的都很困难,一切凭票供应,凭证供应。就连肥皂、牙膏都是如此。我们下班后偶尔去附近的下沙村去看,农村房屋十分破旧、低矮,潮湿,吃的菜除了臭豆腐,就是咸菜干。村里也只有老人、小孩留守,青壮年几乎看不到,都去了香港打工。那时我的工资才87元每月,这还是中高水平的。我们刚到深圳,没有住的地方,都是用竹叶、竹杆临时搭建的简易窝棚,用竹杆做骨架、房顶,四周都是用竹叶编织而成。南方天气潮湿闷热,很多人水土不服,都得了皮肤病,烂脚丫,得了肝炎痢疾,不少人倒下了。

小记者:爷爷,能给我讲您印象最深的故事吗?

李洪亮:1983年的8月份,我们刚来深圳,立足未稳。一场在深圳历史从没有过的台风正面袭击了深圳。也算是给我们北方人的一个见面礼和给我们转战南北的军人们的一场洗礼吧,至今记忆忧新。很多树木拔地而起,我所住的竹栅早都散了架,随风飞扬。就连车都随风滚下了山坡,妇女小孩都披着雨衣趴在地上,抓住树根,不敢动。但为了改变落后、改变现状,实现理想、实现福强,我们两万基建工程兵没有后退,选择了坚守。我们认为解放全中国是打仗、是流血、是牺牲,建设新中国同样也要流血、牺牲、付出、奉献。那时工作,领导需要我们做多久,就是多久,10个小时、12个小时工作是常有的事,大家也从没有说累、没说苦,只是一味默默的付出。

小记者:爷爷,您最自豪的是哪一件事?

李洪亮:看到深圳道路四通八达,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我们的汗水没有白流,这就是我们献给人民,献给祖国的礼物。我认为我们的一生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我们认为幸福不是占有的多,而是付出的多、奉献的多,为人民服务的多,为国家创造的财富多。这是让我们非常自豪,我们骄傲的。

无惧苦难、奋斗人生

小记者:爷爷,您在人生中是否有遇到什么困难或挫折?怎么去面对?

李洪亮:我出生在1947年,那时我们的国家还没有解放,加上恐怖的自然灾害,饿死的、冻死的人很多,没饭吃、没衣穿的人也很多,所以说粮食是宝贵而又来之不易的,因而我们从小就盼着过年,盼着过春节,因为可以做件新衣服穿、可以吃到肉、可以吃到白面馒头。由于家里困难,我记得55年我上小学,到二年级就退学了,57年复学了,60年我们国家遇上自然灾害,全国到处闹饥荒,我又一次辍学,61年我又重新上了小学。所以一切苦难都不是问题,重要的是要勇敢面对,用勇气和奋斗去克服困难,书写自己的人生。

【寄语青少年】

李洪亮:一个人光是身体强大是不够的,要用知识不断充实自我。遇到困难,不要气馁,勇敢面对,希望你们从小要有爱心,学会感恩,感恩生育养育我们成长的父母,感恩百般呵护我们的家园;学会分享,学会共享,要爱家人,爱老师爱同学;要学会奉献而不是占有,做一个高尚的,对国家对人民有贡献的人,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有价值,无愧于民族、国家。

编辑 曹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