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专家:建党100周年时,中国有望登陆火星!

2016-03-05 00:42
摘要

“中国准备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次年登陆火星。”全国政协委员、航天专家叶培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

“中国准备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次年登陆火星。”全国政协委员、航天专家叶培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

21

叶培建说,火星每过28个月才接近地球一次,因此火星探测器的发射窗口有限,从目前来看,2018年的发射窗口已经来不及,但2020年的仍有希望。

叶培建还透露,我国火星进入器、探测器的大小和结构,与此前登陆月球的嫦娥三号和玉兔号月球车有相似之处。目前,包括通讯、着陆以及针对火星极端环境的各项技术都在进行准备。

2020年发射,为何次年才登陆?叶培建说,因为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距离较长,探测器飞过去需要数月时间。叶培建说:“希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登陆)成功。”

而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早前人民网就曾作过报道: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公开,模拟影片堪比科幻大片。

模拟影片截图

原文指出,我国火星探测项目正在立项,首次发射有望实现“绕、落、巡”的三阶段探测任务。这是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原民辉在《国际太空》和《卫星应用》联合主办的年度全球和中国十大航天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消息。

发布会还播放了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制作的我国火星探索影片《探索启程》,制作精良堪比科幻大片。

《国际太空》杂志主编庞之浩透露,我国火星探测的一时间点可能在2020年。

我国对火星探测的探讨和计划时日已久。

2011年11月9日,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曾搭乘俄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遗憾的是在飞行过程中出现意外,未能按计划实现变轨。

2014年9月,印度首颗火星探测器“MOM”已经安全进入火星轨道,印度成为亚洲首个拥有火星探测器的国家。

同年11月,中国火星探测系统在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首次亮相。

国内科学家亦多次对火星探测立项一事表态。

2014年5月,我国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院士曾呼吁,中国在火星探测领域落后于印度,而中国的科学家有技术能力在2018年实现“既能绕又能落”的火星探测。他希望我国尽快开展火星探测。

叶培建当时透露,中国航天科研团队已经为火星探测做了前期设计方案,同样为“绕落回”三步走案,但是“既然我们已经在时间上落后了,我们就要在水平上做好”。他满怀信心地表示,按照现在的技术储备,“我们有能力搞一次既绕也落。”他希望中国的第一次火星探测能同时创新地实现火星绕、落探测,而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国家在一次火星探测任务里同时完成这两项任务,“这样我们就能一步走到国际先进的行列上去”。叶培建介绍,火星探测的难点在于地球和火星每26个月才靠近一次,他非常希望国家尽早决策,在2018年实现中国的火星探测。

而火箭专家龙乐豪院士则认为,中国无论从火箭、探测器还是测控条件来说,“去火星没有任何问题”,因为“嫦娥二号”已经飞到了8300万公里远的深空距离。“之所以没有及时干,是因为我们还有其他的任务”。他认为,以中国现有的条件,发射一个比印度“曼加里安”号大得多的探测器的能力完全具备。他认为,我国火星探测的时间比印度晚一些,“但我们后来居上”。他认为,中国的火星探测方案可能不只是发射一个小卫星,而是一次任务里实现绕、落和行走的“一箭三期”总体来说,我们火箭的能力要比印度强”,龙乐豪说。

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此前谈到自己的中国梦时也表示,希望中国成为航天强国,“不仅要去月球,还要到火星去”,“这是我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的”。

据了解,日本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希望”号曾于更早的1998年发射,但5年后未能到达火星轨道。

来源 中青在线

编辑 曹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