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成全球首个5G试点口岸
读特记者 刘良龙
2019-08-29 19:33

记者8月29日从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获悉,针对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黄锦辉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港珠澳大桥交通服务能力,并开展相关创新试点提案》,广东省人民政府日前作出了答复。关于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大桥应用方面,答复函称,珠海市已在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引入5G技术,让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成为“全球首个5G试点口岸”的同时,也为“智慧口岸”建设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答复函就此指出,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联合香港理工大学和澳门大学,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建设智能维养与安全运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拟开展跨海集群设施全息立体感知技术与装备研究、智联平台搭建及维护关键技术等方面专题研究,推动利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港珠澳大桥的创新应用,进一步提升大桥智能运营维养水平。未来以港珠澳大桥作为平台,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新技术,开展无人驾驶、高清人脸识别等多个交通试点项目的开展,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创新平台,形成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新型交通发展模式。

答复函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广东省支持借助港珠澳大桥连通港澳的便利,提升三地的创新驱动能力。

关于推行居民出行便利化措施方面,答复函称,粤港澳三地已在便利居民公交出行方面开展了有效的合作。目前广东省公交一卡通“岭南通”已通过一卡双钱包的形式,实现了与香港、澳门地区的互联互通。广东省域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已支持使用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等有效证件网上购票。接下来,广东省将以大湾区旅客需求为导向,支持有关企业或组织整合大湾区各城市交通信息资源,推动发展海空联运、城市候机(船)楼、行李直挂等联运,推广“一票式”联程服务,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

关于推进大桥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及信息技术创新集成运用,答复函称,广东省支持以“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建设智能维养与安全运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体,推动港澳有关机构参与“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大专项,共同打造交通行业的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并将以港珠澳大桥和口岸为基础平台,加快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多种新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创新集成运用,探索构建新型智慧交通系统。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刘良龙)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