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十年 |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演绎中医药创新发展“深圳速度”
晓蓉 梁鼎天
2019-08-26 08:38

位于龙岗中心区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是一家“年轻”的三甲中医院。自2012年建院以来,短短六年多时间,该院遵循现代医院发展模式,秉承中医药特色,引进北京中医药大学落户深圳,促进中医药事业南北融合发展,助力深圳市打造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以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模式演绎了新时期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深圳速度”。

如今,医院已拥有临床医技科室50余个,开放床位500张,日均门诊量近3000人次。医院首倡“医生要人人成为中医治疗师,患者要个个享受传统中医服务”全新理念,打造了以治未病科、肝病科、针灸推拿康复科、妇科为龙头的一批中医重点和特色专科。医院牵头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区,使龙岗中医药治疗率达40%,中医处方数名列全市第一,打造15分钟中医药服务圈,将优质的医疗服务送到了老百姓身边。

“国家级”医疗团队落户   专家请到家门口

优质医疗资源紧缺,是基层医疗的一大短板。龙岗远离深圳市中心,居民去市属大医院看病,路途远,成本高,辖区医疗水平的升级成为当务之急。如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远”问题,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大胆破题,引进吴孟超院士、王琦、唐祖宣、吕景山三名国医大师以及10余个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专家团队落户,“国家级”专家亲自坐诊,顶级团队传帮带,引进强援加上苦练内功,将一流的中医诊疗资源带来了龙岗居民身边。

70多岁梁叔叔是一个退休老兵,“我患肝脏疾病多年,又不想去北上广太麻烦,等床位至少要一个月,在得知‘中国肝胆外科疾病之父’吴孟超团队专家长期在龙岗出诊,并且很快接受了治疗,卸下压在身上的石头感觉很好。”作为“吴孟超肝胆疾病诊疗中心”首席技术专家的王义教授,每月定期在龙岗出诊,开展肝胆疾病多学科联合诊治,并利用5G技术开展远程会诊,为市民提供国内顶级肝胆疾病诊疗服务。

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王济主任医师是“王琦国医大师团队”的成员,从2017年该团队落户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以来,几乎每个月她都会有一周左右的时间在龙岗工作,她的过敏性疾病和妇科疾病治疗,已经在当地患者中拥有广泛的口碑。

患有严重哮喘的患者叶女士,是王济医生的老患者,每个月都会定期来复诊。“我得哮喘十几年了,以前,几乎每天从下午一直咳到半夜,夜不能寐,用遍了所有的西药都没法控制,去了广州多家医院治疗也效果不大。直到前年,经病友介绍来到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王济主任这里。”王济以中医调理其过敏体质为根本,同时兼具对症治疗为她开具了药方。“短短一个月,效果太明显了,哮喘发作次数大大减少,痰量也下来了,整个人感觉新生了。”此后,叶女士一直在王济这里调理,过敏体质得到大大改善。记者看到,在王济医生的手机微信里,像叶女士这样长期随访的病人,就有120多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肿瘤科的肿瘤物理疗法,如今已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推崇。“这是我们近年来从北京中医药大学引进的国内新技术,通过氩氦刀将肿瘤冷冻消融,能够针对癌症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是一套有效的肿瘤绿色治疗方案。”该院肿瘤科冯医生告诉记者,该院是目前深圳唯一可以开展这项新技术的医院,“国医大师团队的到来,不仅仅是坐诊看病,更重要的是将最前沿的技术和理念带到我们这里,留在我们这里。如今,很多新诊疗技术,我们自己的医生也学会了,能熟练地开展了,给更多患者带来了福音。”

“治未病工作站”进社区  打造居民健康“加油站”

随着医疗理念的转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疾病预防的重要性,中医“治未病”的观念开始越来越多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近年来,国家推行“健康中国”战略,提出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进一步将健康服务的关口前移。2019年,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领衔”的龙岗区“治未病工程”正式启动,计划在全区建设126个中医“治未病工作站”,实现基层全覆盖,将健康“加油站”开到居民身边。

平湖街道鹅公岭社康“治未病工作站”,是今年4月龙岗区首批挂牌成立的20个“治未病工作站”之一。站内有2个门诊、3间治疗室、5位中医师。“鹅公岭社区内有5个大厂区,95%以上居民是外来务工人员,平时工作很忙,身体也比较劳累。我们‘治未病工作站’针对这一群体特点,有针对性为他们开展中医诊疗、中医适宜技术、健康养生科普讲座、进厂区社区义诊、微信健康知识传播等等,让这些居民能就近享受到便捷的健康服务,受到了居民们的欢迎。”鹅公岭社康中心主任殷志坚介绍。

今年40岁的社区居民陈先生,多年来体弱多病,一刮风下雨就感冒,而且病程特别长。“虽然也没有什么大病,但总感觉身体很虚,三天两头看病吃药。”陈先生告诉记者,自从在社康“治未病工作站”开始做中医“三伏贴”后,感受特别明显,生病的次数变少了,病程变短了,症状也轻了不少,多年的老问题得到了改善。”他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在“工作站”,像针灸、艾灸、推拿、刮痧等这类中医保健适宜技术,特别受居民欢迎。“每个周末,当工厂放假休息时,来我们这里保健的居民患者都多到爆棚,我们每周都要加班。”殷志坚告诉记者。

“我们在全区搭建治未病网络平台,要实现‘治未病工作站’的标准化建设,5年内达到专业培训百分之百全覆盖,初步形成治未病健康服务体系。”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治未病科主任李芳莉介绍。2019年,龙岗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国家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版示范区”,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也正式挂牌深圳市治未病质控中心。家门口的健康“加油站”,为居民带来了全新的健康理念和健康生活。

智慧医院3.0版  “刷脸”就能看病拿药

在当前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智慧”程度成为衡量一家现代医院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智慧医院”建设不断拓展,“智能化”、“物联化”不断升级,强力打造“智慧医院”3.0版,智慧医疗建设在全市走在前列。

在医院门诊大厅的大门口,一字排开的十几台患者诊疗自助服务机,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挂号收费等窗口服务。就诊者只需站在机器前,甚至不用掏出身份证、诊疗卡,仅仅靠“刷脸”就可以轻松完成挂号、缴费、打印报告、药品配送、费用查询等多项服务,轻松又省时。

在导诊台边的“智能3D导航机”上,挂完号的患者只需要刷一下微信二维码,就是可以轻松查到就诊诊室的位置以及路径导航,甚至还可以通过联网实现手机实时导航,即使是初次来看病,也不会在偌大的医院里迷路。

在住院病房,每张病床边都配有一台独立的床旁智能照护电子平台,这个智能平台就像一台私人电脑,患者即使躺在床上,只需“刷脸”,就可实现医疗费用实时查询、网上购物、网上订餐、网上娱乐等众多服务功能;医护人员同样通过这一平台,随时查看每个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用药情况等最新信息。

“我们的改革发展是要实现‘三共享、两获得、一满意’的总目标,紧跟国家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步伐,加快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共享中医治未病大健康服务、共享简便验廉的优质中医药服务、共享慢性疑难疾病中医特色服务,使居民对中医药服务有更多获得感、医务人员从事中医药工作有更多获得感,最终让老百姓收获健康,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胡世平表示。

据了解,下一步,龙岗区还将通过成立中医医疗集团和中医医联体,构建更为完善的中医药服务体系,组建以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为总院,下设四家分院、一家名医诊疗中心、60家中医社康中心的“中医医疗集团”,实现医疗资源整合与共享,发挥区域性中医龙头作用。

编辑 陈冬云

(作者:晓蓉 梁鼎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