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空,天气酷热,身着橙衣的深圳水务集团抢修突击队员们,头戴安全帽,身着反光衣,脚穿长筒雨鞋,在福田区坂银通道工程工地的一角,下井切割管道修复漏水点……
这是笔架山水厂出厂水主干管DN1400供水管道修复工程现场。经过近23小时的争分夺秒,DN1400供水管道及附近的三座阀门终于顺利更换完毕。
日常巡查,发现主干管存在漏点
几天前,深圳水务集团福田分公司员工对坂银通道工程工地进行日常巡查时,发现施工围挡内的雨水管中有大量清水进入,经检测为自来水。探漏队立即行动,查明其水源来自该工地下方的DN1400供水管道。
由于该管位于福田区坂银通道桥梁施工支护结构下方,清水的持续冲刷会对桥梁的施工支护结构造成严重损害,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而这也是笔架山水厂的出厂水主干管,持续漏水将造成片区市政管网压力下降,高层居民用水困难,影响罗湖、福田区域内4个街道共约15万人用水。抢修迫在眉睫!
为打好这一突如其来的战斗,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水,水务集团高度重视,抽调精兵强将,迅速组成抢险突击队,提前做好有关准备工作,提前制定周密的停水计划,反复研讨修复方案。阀门分公司、福田分公司、罗湖分公司等单位员工更是枕戈待旦,坚守岗位。
8月14日,经与有关单位反复沟通及前期工作准备就绪后,抢修工作正式开始。为减少对市民及交通造成的影响,抢修突击队选择避开早高峰,于下午开始。此次工作不仅需修复漏水点,还将更换与DN1400管道密切相连的三座阀门。尽管前期准备工作充足,但抢修过程中仍遇到了不少困难。
一波三折,圆满解决遗漏问题
原来,这一管道阀门井处于立交桥正下方,桥下净空不高,吊车无法使用,需制定龙门架与吊车“通力合作”。但由于旧阀门腐蚀严重,上面布满了水垢,约有2吨重,若强行拉起,会对龙门架造成伤害。为保证后续工作正常进行,阀门抢修负责人决定将旧阀门切割为三,逐一吊起。
马上就干。工作人员手拿焊枪,头戴面具,一点点将坚硬的阀门割裂开来,切割时散发出来的火花和热量,让工作人员满头大汗,汗水湿透了衣衫,泥水打湿了裤脚,但他们毫不在意。大约过了3小时,巨大的阀门终于切割完毕,此时已是凌晨2点。
在修复漏水点时,由于其与阀门约40米的距离,在确保管内安全作业的前提下,工作人员弯着身体,携带鼓风机和安全设备,缓缓前行。从管道外部看,内部好像“阴凉”些,实则管道内部犹如“蒸桑拿”,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终于来到漏水点,准备按预案进行修复时,却发现其处于转弯30°上方,鼓风机无法工作,原定的不锈钢内胀圈也无法修复。这时,经验丰富的黄国民和赖柯等人急中生智,按照现场实际情况,决定采用麻丝与快速水泥封堵管口,外加钢板进行电焊,然后再外部开挖,继续修复。
解决了漏水点问题,还需更换附近的阀门。由于该管为主干管,水量大,再加上年代久远无法完全闭合,导致管内积水较多,影响后续工作。为与时间赛跑,工作人员手拧沙包,蚂蚁搬家般把一袋袋物资挪到最大出水点,堵住水流。随后,阀门安装工作正式开始,但由于DN1400供水管无法与阀门切口相契合,急需将管道修复为圆形,工工作人员只能将凸出来的部分一点点烧焊修复,将凹进去的部分用千斤顶撑开。到了最后拧螺丝环节,大家体力已达极限,抢修人员躺在水里,喊着号子,直到拧完最后一颗螺丝钉。
主动送水,服务市民暖人心
当抢修突击队正全力以赴克服重重困难时,水务集团福田分公司的员工也正紧锣密鼓地做好后续服务保障工作。为保障片区居民正常用水,水务集团提前通过官方媒体平台,向社会发布停水通知,告知有关区域用户做好储水准备。同时,安排好送水车辆,将一桶桶清泉送入千家万户。
15日清晨6点,正是市民用水早高峰期,水务集团工作人员起了个大早,晨光熹微中,开着水车为市民送水。由于某些小区车位紧张,送水车无法停放,工作人员就拧起水桶,爬着楼梯,将一桶桶水送至居民家门口。
经过近23小时的鏖战,捷报传来:
“罗湖清水河片区的XF8消火栓排水正常,水质良好!”
“福田区八卦岭宿舍区附近的消火栓排水正常,水质达标”
……
15日下午5点,笔架山水厂DN1400供水管道抢修工作顺利完成,受影响区域陆续恢复供水。
编辑 王雯